•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大师兄杨小宝给四中师弟师妹的一封信 (1人在浏览)

四中之子

幼儿园
注册
2007-12-25
帖子
28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电教通[2008]057号

关于印发《给四中师弟师妹的一封信》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
现将杨小宝博士《给四中师弟师妹的一封信》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各校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这封信的内容,中学最好能将这封信(含编者按)全文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最起码,必须印发给所有高三、初三学生,这对毕业生的复习、应考很有裨益。
二、各校要结合这封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前途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报答亲人,建设国家。
三、各位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信中汲取杨博士的读书方法和技巧,并联系自已的实际加以总结和发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争取最高学习效益。

电白县教育局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德育 印发 一封信 通知
电白县教育局办公室 2008年4月23日印发
(共印80份)



给四中师弟师妹的一封信

杨 小 宝


编者按:杨小宝是我县电城镇人,1993~1999年曾在电白四中读过初中、高中。1999年,他在广东高考中以670分(标准分830分)的总分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2003年,他免试直接攻读本校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8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杨博士现在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担任研究员助理。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荣获国家研究项目奖,发表于美国杂志,美国多所大学曾引用其论文观点和数据。
杨博士虽然身在异乡,但是他情系桑梓,关心和支持电白教育。最近,他给母校的师弟师妹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谈了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对前途理想的执着追求,回顾了自己求学路上的磨难、挫折、奋起和欢乐,介绍了自己读书、应考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对师长,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和感恩之情,还对四中的师弟师妹寄以殷切的期望。这封信情深意切,不仅对电白四中的学生很有裨益,对全县的中小学生都有非常大的裨益!希望全县中小学生都能好好地拜读这封信,并能从中有所感悟。



四中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到香港城市大学已经两个月了,自己新的科研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时间过得真是很快,不知不觉从四中毕业已经将近9年了,还记得拿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的兴奋,记得欢送会上老师同学们对我的鼓励和祝福,记得一个人背上行囊坐上往北京西站的火车……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我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决定授予我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内心实在有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回想起从本科学习到拿学士学位并直接攻读博士,到一字一句撰写我的博士论文,多少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多少次在实验室思考钻研……奖学金、市三好学生、优秀论文报告、提前毕业,在清华,我交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四中,清华,是我人生道路关键的两个地方,也是让我有最多回忆的地方。我 发现在清华走的路和在四中走的路非常相似,有了大学的经历后对中学那段日子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因为有了中学的经历,才让我大学的发展更加顺利。回想在四中的日子,我总会有很多的感动。我非常感谢四中,感谢各位老师,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过的人。在四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基本却很重要的东西。
和各位同学一样,选择高中主要是想考上大学,让自己有机会继续学习技能,将来可以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高考非常关键,不能说考不上大学就一定一事无成,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足够的基础要成功则要困难很多。此外,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高中时代开始逐渐形成。因此,把握好高中三年时间,在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上锻炼好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高中阶段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习是高中的主题,高中大部分的时间大家都在学习,很多人也非常关心怎么才能有效地学习,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等。其实学习和其他事情一样,一定要对其感兴趣,才容易提高效率的,要善于发现学习的乐趣,让自己在学习中流连忘返。学理科,理解了就明白了,明白了就不会困惑。当你发现自己把握了真理,并能灵活运用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理科的学习将会是趣味无穷的,要享受一下子把问题想明白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比如化学,有很多的反应方程式,但基本都可以从“强弱”的角度来理解,比如强酸和弱酸盐反应、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这些都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当我学到元素周期律的时候,自己一下子把之前的规律都联系起来记忆,感觉非常的舒畅;不过我马上又注意到一些反例,比如用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取金属钾是工业常见的方法,这个显然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理解,当时看完化学平衡理论后,脑海的疑团自然烟消云散了。对于物理,则关键在于对基本原理的把握,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注意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可以说,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最基本原理之一了,要注意守恒量和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而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能看到具体的例子,所以养成用自己的知识来理解世界,将可以体会到爱因斯坦所说的“大自然最不可理解的是居然可以被理解”。数学则相对抽象一些,但是很多推导还是有相似相通之处。有老师曾经这样比喻:做数学题就像下棋,熟能生巧,高手熟悉棋谱,一看到题目,“高手”就能够看到深入的几步。比如这个条件下我们通常可以推导到什么进一步等价的表示,题目自然可以迎刃而解。而对于语文和英语、历史、哲学等文科,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如果逼迫自己强行记忆,容易感到枯燥,记忆也不牢靠。我一直认为,多看自然能记住,而且要用一些愉快的心情去看,就像看长篇小说,第一次也许能记住主要情节,再看能记住细节,看多了估计里面人物的对白都能记下来的。在轻松的心情下,相信记忆效率也高一些。无论理科还是文科,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高兴的理由,也许一开始没啥兴趣,但要坚持到自己感兴趣为止,当你发觉自己喜欢学习了,那离成绩提高就不远了。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如果讨厌某门课程,一般都很难学好该课程的,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不要排斥学习。我一直觉得在学习的时候,并不是缺少有趣的东西,而是缺少发现。在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生的科研中,我更清楚兴趣的重要性。如果对自己的工作(包括学习和科研)不感兴趣了,每天都会消极敷衍,而自己也会特别空虚;只有把热情投入到自己追求的工作中,敬业乐群,这样才不容易感到苦闷,每天也会过得充实。
有人说,学习是讲天赋的,成绩好的同学天生喜欢学习,天生记忆力好,天生反应快。刚上清华的时候,我发现成绩好的同学主要还是靠勤奋。我和班里的不少同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甚至反应都不算快;而我和他们上清华的路是一样的,靠的是扎实的努力,一分一秒的投入。尤其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我中午和晚上都抽出额外的一小时来学习,每天的积累是成绩稳步提高的关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看书做题,题做多了,思维活跃了,题越做越快,能做的题越来越多,这样的良性循环,学习效率自然高。正所谓万事起头难,在走上成绩稳步上升的道路之前,还是要下一些苦功夫的。刚上高二的时候学校让我和高三的同学一起上课,自己当时很兴奋,就开始了高中的“总复习”。其实我高二的内容也没有怎么看,反正是总复习,就从头开始。一开始感觉还是比较难的,高考题显然和会考不是一个档次的。一张卷子下来,自己要从头到尾去找,找自己会的,结果数理化的试卷加起来满分是450,我一般做不到150,相当受打击。也许是看到了差距就会有动力,那时已经有双休日了,所以周末我就到教室里开始做卷子。数理化一般应该每科2小时,我经常一天7到8小时才能做完,而且很多东西完全不懂,只能硬着头皮来,中午饿了基本就是汽水和面包。不知道这样过了多少个周末,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卷子(高考复习最不缺的就是试卷,各省各地区的模拟题),也不知吃了多少面包,分数从150起逐渐也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看着试卷发呆,到拿着试卷感觉得心应手,每次的汽水和面包都有不同的滋味。周围的环境感觉也不错,高三的同学为了理想大学在奋斗着,我自然也不会轻易放松,不过我觉得自己当时有着相当的心理优势,因为我只是高二,也许正因为是良好的心态让我每次考试都可以充分发挥,最后成绩居然排在了高三同学的前面。老师当时暗示:这样努力发展下去,清华北大也是有希望的。
非常感谢母校老师们的提前安排,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高考复习,未雨绸缪也成了自己后来的习惯。比如在本科学习的时候,大二我就开始考虑自己将来的科研方向,于是就到各个实验室去了解,而且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尝试。因为自己是提前准备的,多方比较后确定了适合自己的方展方向,也掌握了必要的编程技能,在后来的科研中得心应手。由于论文发表顺利,在研究生第二年,我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就达到了可以博士毕业的要求。在后面的科研工作中,自己可以无压力钻研一些难度大的课题(因为论文不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一开始就做风险大的课题是不明智的)。提前准备,就不会感到彷徨,放松的心态更利于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很多朋友问过我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不过我感觉自己在学习中也没有用过特别的方法,也许只有自己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但是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学习和工作,这本身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说回高考,我们也要冷静思考自己的定位,因为考生很多,而各个大学的录取名额总是有限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差异很大。在高考前,自己的水平应该是一定了,不要幻想自己超常发挥多考一两百分,因为浮躁的心态和过高的期望经常会让自己发挥失常。要根据自己的水平,考前对考卷结构分析,制定自己考试时的时间安排策略,这点在平时最好加强训练。在平时练习中,要下意识体会自己的考试策略,熟练控制自己答不同难度题目时的时间分配。养成良好习惯,可以保证自己在高考中的稳定发挥。高考题一般的难度水平跳跃不会很大,考试时切忌求全,因为有时候不是做题越多,分数就越高,准确率非常重要。当然在确信自己做题准确,在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多答题。记得我在高考数学的时候,前面的题目我按安排好的时间都顺利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两道大题,也是当年数学卷中最难的题目。看了一会,我并没有很好的思路来处理,当时我也想到自己这次考清华北大是没有希望了,心里还是紧张了一下。不过我没有继续想那两题,而是回头把前面的题检查了一遍,确保自己就算最后两题一点不会,前面的分数也能让我顺利进入第二志愿的高校,这个时候心里非常踏实,这时离考试结束还有50分钟左右。当我以轻松的心态再次冲击最后两题的时候,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并在40分钟内答完,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让我非常满意的。而要做到这些,考前我对自己的定位和时间策略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

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成功属于坚持奋斗的人。因为每个人的天赋和机遇都是有限的,不经过奋斗可以随便成功的人毕竟不多。奋斗了,成功了,幸运的是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但是还要知道,成绩都是过去的,所以要想一直成功下去,只有坚持奋斗下去;奋斗也是改变落后的唯一方法,放弃奋斗也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了。上清华后,我当过家教,接触过不少备考的高中同学,也经常和他们说起那个简单的道理。其实他们也知道奋斗重要,但同时又不能坚持刻苦,而且还经常觉得自己基础不好,就算奋斗也已经来不及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成功之路并不是注定的,而是要自己去争取的,“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当然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关键时候得到了很多帮助,如果没有这些帮助,也许自己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路。
奋斗,一般意味着要吃苦,虽然上面说到一些提高“奋斗”兴趣的做法,但是如果只是靠乐趣来维持,要坚持还是不容易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精神支柱。这次回家有同学找我聊天谈到了学习的动机问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学习。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和家庭环境以及自己的经历有关,不同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效率影响差异很大。我在做家教的时候接触的同学当中,有的同学家里相对富裕,有的和父母关系不太好,学习动机欠合理,因此很少能吃苦,也无从谈“奋斗”。富裕家庭的同学多数认为,学习并不重要,就算自己将来一事无成,父母的存款也可以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有些孩子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认为自己成绩差让父母面子过不去,父母才请家教的。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情况吧,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参考作用。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告诉我,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有口饭吃,也多次强调,我不可能读“高价”书(就是多交钱的委培形式)。此外,一个清贫的家庭从小就容易被人看不起,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虽然父母没有给过我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我知道他们非常辛苦,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让我安心读书。我也看到学习好的同学容易受到肯定,小时候读书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家庭,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环境,让父母受到尊重。感恩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每当想到父母为了让我上学,勤俭持家,自己一放松就会有很强的负罪感。而在学习方面,家人从来没有给我太多的压力,只是希望能尽我的能力进入什么大学他们都会支持,家人的理解和鼓舞让我更加有信心和斗志。
到了初三快中考时,家里出现了经济困难,赶上四中第一次推行对成绩好的同学采取免收学费的政策,我选择了四中。其实当时自己没有太多的犹豫,因为根本就无法选择,家里根本无法负担我在外地读书三年的费用。当时的我在思想上也有过很大的冲击,至少在选择普通高中时就被同学们误解是逃避竞争,加上当时刚从游戏的阴影中脱离出来,还没有恢复斗志。高一的时候,自己真有点后悔了,从重点中学回来的同学和我描述中他们美好的校园和身边那些高手如云的竞争,感觉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了。当时测验,班里及格的同学不多,往往最高分也不过70。记得老师说过,如果能达到高考总分(当年5科的原始总分750)的60%,本科还是相当有希望的。简洁的鼓励至少让自己没有完全放弃,而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悉心辅导让自己有更信心。有时为了一道题,老师需要翻阅很多资料,每次他们总是不厌其烦,而这些感动也化成自己奋斗的动力。
“如果重点中学有一人考不上大学,我担心那个是你;普通中学哪怕只有一人能考上大学,我希望你就是那一个。”不能辜负家人,不能辜负母校,不能辜负关心和支持我的人,这个是让我坚持奋斗下来的重要原因。有了精神支柱以后,遇到困难时,自己总可以调整过来。还记得高考前三个月的统考中,由于发挥失常,我从之前的全县排名第一,一下子变成了让老师觉得考上第一批院校都不容易的学生。之前自己也有过成绩上的波动,但这是在高考前夕,老师和同学的一些说法实在让自己信心动摇了。不过为了家人和母校老师的寄望,我相信只要自己调整好心态,把遗漏的知识要点重新巩固,总结考试失败经验教训,一定可以重整旗鼓的。在一个月后,我终于在统考中排名又回来了,而且一直坚持到高考。

高考是中学学习的终点,而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大学一切又从头开始,而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奋斗再奋斗的过程。每每想起高考、本科、研究生那段奋斗的日子,感觉还是很值得的,自己顺利跨越,一步一个脚印,达到了阶段性的成功。 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作阶段,我知道前面的困难不会比之前少,自己要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也将更努力追逐自己的理想…… 高考临近,希望大家好好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了《最初的梦想》,插上《隐形的翅膀》飞翔吧!

此致


杨 小 宝
2008年3月28日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