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第一天,中国队就气势如虹夺得四枚金牌。令海内外华人惊喜的是有两枚金牌来自中国队的弱项游泳。要知道这已经是过去三届奥运会游泳队的金牌总和。更令国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两枚金牌的含金量非同小可:其中一枚是从未有过的男子游泳金牌,而另一枚则是由年仅十六岁的小将叶诗文打破尘封已久的世界纪录――这是高科技泳衣被禁后首项长池女子世界纪录而获得的。叶诗文的惊人表现被世人称为一“叶”倾城。现场的中国记者不仅享受到金牌的喜悦,更成了直接受益人:赛后新闻发布会原本并不提供中英文同声传译,但因为当天有两名中国选手获得金牌,使得组委会临时安排了该项服务。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叶诗文出色的表现竟然导致了本届奥运会第一场风波,并进而从质疑叶诗文转向质疑整个中国。
就在叶诗文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冲刺之后――最后50米自由泳仅用28秒93,比夺得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的美国男子名将罗切特还要快,BBC的转播员就暗示中国队使用了兴奋剂。很快英美澳媒体都加入了质疑的行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成绩。而且他们怀疑的理由也很奇特:鉴于中国游泳队在上世纪90年代有服用违禁药物的先例,叶诗文也有可能服用了兴奋剂。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真搞笑,那么,鉴于英国在18世纪的强盗行为,我还可以合理怀疑英国的国民现在都是强盗么?
更令世人不解的是,当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药检已经证明叶诗文的清白,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以及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也正式澄清外界疑问之后,英美媒体的质疑声却仍然不绝于耳,甚至说“叶诗文像极了1980年的前东德选手佩特拉施德”。谁说西方是无罪推定?这不是已经证明清白还是疑罪从有吗?难道他们连英国伦敦奥运会的检验水平也不相信了吗?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中国游泳队的教练来自澳大利亚,如果中国队使用禁药,他岂能不知?不过,身在中国的澳大利亚人显然还是很明白其中奥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体育实力尤其是游泳实力的飞速上升是正常的体现。而且中国游泳队目前采用的是快乐训练法,大家都在很好的氛围中有了巨大的进步。”
其实,欧美这些主流媒体并非真的就是不明白,恐怕还是另有他因。众所周知,游泳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奥运项目之一,更是欧美体育强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现在中国队突然强势发起冲击,自然一时令其难以接受。
其次,西方深陷难以自拨的经济危机已达四年,而且仍然在持续恶化中。此时的西方在自信心迅速下降的同时,其敏感度却迅速上升。也就是说,西方已经开始有了弱者心态。当他们看到其传统优势领地也要丧失的时候,自然会本能的做出过激反应,甚至失去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
当然,有些误会是文化造成的。比如在记者招待会上,叶诗文的回答总是只有一句话,“很激动、很兴奋、训练很苦”。以至于有记者最终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并不友好的问题,“你是只会训练、比赛和拿牌的机器人吗?”
不善言词和内敛是大多数国人的通性,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影响所致.
比如中国崇尚的是孔子的名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我在法国的生活经历,华人家庭的孩子往往“乖”:安静、少言。而法国家庭的孩子则活泼外向的多。文化不同,标准自然不同。显然这位记者是拿他们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中国了。这位记者可能还不知道,“只知数学不知其他”的大数学家陈景润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人的榜样呢。
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的遭遇其实也是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写照。中国以不同于西方制度和发展路径而取得成功,自然对其制度的合法性、可追随性形成了强大的挑战。特别是到了经济危机时期,更产生形同颠覆的效果。政治制度就怕有可替代性。当年苏联威胁西方,并不是它强大的核武器和高科技,而是它提供了另一种制度模式。假如苏联和西方制度相同,即使为敌,其威胁性也并不大,就如同今天民主化后的俄罗斯。
正是由于中国对西方制度性的威胁,才令之对中国遏制和抹黑。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中国的哪怕再小的负面事件,也会被无限放大。这就是欧美媒体对叶诗文的质疑的实质:叶诗文被抹黑,被否定的自然是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各方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欧美媒体依然不依不饶:它们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影响力还是可以达到众口铄金的目的。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叶诗文出色的表现竟然导致了本届奥运会第一场风波,并进而从质疑叶诗文转向质疑整个中国。
就在叶诗文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冲刺之后――最后50米自由泳仅用28秒93,比夺得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的美国男子名将罗切特还要快,BBC的转播员就暗示中国队使用了兴奋剂。很快英美澳媒体都加入了质疑的行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成绩。而且他们怀疑的理由也很奇特:鉴于中国游泳队在上世纪90年代有服用违禁药物的先例,叶诗文也有可能服用了兴奋剂。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真搞笑,那么,鉴于英国在18世纪的强盗行为,我还可以合理怀疑英国的国民现在都是强盗么?
更令世人不解的是,当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药检已经证明叶诗文的清白,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以及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也正式澄清外界疑问之后,英美媒体的质疑声却仍然不绝于耳,甚至说“叶诗文像极了1980年的前东德选手佩特拉施德”。谁说西方是无罪推定?这不是已经证明清白还是疑罪从有吗?难道他们连英国伦敦奥运会的检验水平也不相信了吗?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中国游泳队的教练来自澳大利亚,如果中国队使用禁药,他岂能不知?不过,身在中国的澳大利亚人显然还是很明白其中奥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体育实力尤其是游泳实力的飞速上升是正常的体现。而且中国游泳队目前采用的是快乐训练法,大家都在很好的氛围中有了巨大的进步。”
其实,欧美这些主流媒体并非真的就是不明白,恐怕还是另有他因。众所周知,游泳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奥运项目之一,更是欧美体育强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现在中国队突然强势发起冲击,自然一时令其难以接受。
其次,西方深陷难以自拨的经济危机已达四年,而且仍然在持续恶化中。此时的西方在自信心迅速下降的同时,其敏感度却迅速上升。也就是说,西方已经开始有了弱者心态。当他们看到其传统优势领地也要丧失的时候,自然会本能的做出过激反应,甚至失去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
当然,有些误会是文化造成的。比如在记者招待会上,叶诗文的回答总是只有一句话,“很激动、很兴奋、训练很苦”。以至于有记者最终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并不友好的问题,“你是只会训练、比赛和拿牌的机器人吗?”
不善言词和内敛是大多数国人的通性,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影响所致.
比如中国崇尚的是孔子的名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我在法国的生活经历,华人家庭的孩子往往“乖”:安静、少言。而法国家庭的孩子则活泼外向的多。文化不同,标准自然不同。显然这位记者是拿他们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中国了。这位记者可能还不知道,“只知数学不知其他”的大数学家陈景润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人的榜样呢。
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的遭遇其实也是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写照。中国以不同于西方制度和发展路径而取得成功,自然对其制度的合法性、可追随性形成了强大的挑战。特别是到了经济危机时期,更产生形同颠覆的效果。政治制度就怕有可替代性。当年苏联威胁西方,并不是它强大的核武器和高科技,而是它提供了另一种制度模式。假如苏联和西方制度相同,即使为敌,其威胁性也并不大,就如同今天民主化后的俄罗斯。
正是由于中国对西方制度性的威胁,才令之对中国遏制和抹黑。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中国的哪怕再小的负面事件,也会被无限放大。这就是欧美媒体对叶诗文的质疑的实质:叶诗文被抹黑,被否定的自然是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各方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欧美媒体依然不依不饶:它们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影响力还是可以达到众口铄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