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9-25
- 帖子
- 25,094
- 反馈评分
- 766
- 点数
- 191
教《干将莫邪》,我有疑问:客的刀有没有实在在砍中楚王的头?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dû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yé)?”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wên),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huò)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_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有的人把”客以剑拟王“翻译为”用刀砍楚王“,但教参书的译法大概是”客拿剑对楚王一比划“,教参是说”比划“没有说实打实地砍,”拟“能不能表达砍的意思?
查汉典:
基本字义
● 拟
(M)
nǐ ㄋㄧˇ
1. 打算:~去信联系。~议。
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a.起草制定;b.揣测断定)。~订。草~。
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基本字义中没有形象的动作,没有实在的动作,如果按这个意思,那就是模拟做样子砍人了。
再看解释详细:
详细字义
◎ 拟
、 nǐ
〈动〉
(1)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2) 同本义 [conjecture]
拟,度也。――《说文》
行止而拟度焉。――《周礼・射人》注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儒林外史》
(3) 又如:悬拟(凭空虚构);拟足(揣度脚步);拟度(揣度;推测);拟迹(揣度足迹);拟题(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4) 类似;比拟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拟:比划,作砍的样子。“拟”后有“于”省略。客用剑向楚王一比划,楚王的人头就落到开水里。――晋・ 干宝《搜神记》)
非它山可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汉典特别举了课文中的例子,认为这个里的”拟“是类似、比拟的意思,就是说,客只是比划一下,似戏台上的隔空杀人动作,楚王的头就掉下来了!
这不是神话吗?
对,《搜神记》本来就是神话小说,而且这雄雌剑配合,还可以飞剑杀人!因此,因此,这里客的隔空杀楚王是合志怪小说的情节特点的,这样也突出了剑的神奇特点。
如果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客人带着剑,如果离楚王太近也不合现实,因此,即使楚王靠近
汤镬,和客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对的。
语文版的教参在对客自拟时就不再翻译为比划了,因为砍自己的头客可以实在地砍,也可以隔空砍,课文不再重复”比划“了。但是,按志怪小说的特点和”拟“的意义,我想客还也是拿刀隔空比划下,头就掉下来了。
但仍有疑问:
(4) 类似;比拟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这里也是拿剑比拟?
待找原文。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dû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yé)?”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wên),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huò)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_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有的人把”客以剑拟王“翻译为”用刀砍楚王“,但教参书的译法大概是”客拿剑对楚王一比划“,教参是说”比划“没有说实打实地砍,”拟“能不能表达砍的意思?
查汉典:
基本字义
● 拟
(M)
nǐ ㄋㄧˇ
1. 打算:~去信联系。~议。
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a.起草制定;b.揣测断定)。~订。草~。
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基本字义中没有形象的动作,没有实在的动作,如果按这个意思,那就是模拟做样子砍人了。
再看解释详细:
详细字义
◎ 拟
、 nǐ
〈动〉
(1)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2) 同本义 [conjecture]
拟,度也。――《说文》
行止而拟度焉。――《周礼・射人》注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儒林外史》
(3) 又如:悬拟(凭空虚构);拟足(揣度脚步);拟度(揣度;推测);拟迹(揣度足迹);拟题(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4) 类似;比拟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拟:比划,作砍的样子。“拟”后有“于”省略。客用剑向楚王一比划,楚王的人头就落到开水里。――晋・ 干宝《搜神记》)
非它山可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汉典特别举了课文中的例子,认为这个里的”拟“是类似、比拟的意思,就是说,客只是比划一下,似戏台上的隔空杀人动作,楚王的头就掉下来了!
这不是神话吗?
对,《搜神记》本来就是神话小说,而且这雄雌剑配合,还可以飞剑杀人!因此,因此,这里客的隔空杀楚王是合志怪小说的情节特点的,这样也突出了剑的神奇特点。
如果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客人带着剑,如果离楚王太近也不合现实,因此,即使楚王靠近
汤镬,和客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对的。
语文版的教参在对客自拟时就不再翻译为比划了,因为砍自己的头客可以实在地砍,也可以隔空砍,课文不再重复”比划“了。但是,按志怪小说的特点和”拟“的意义,我想客还也是拿刀隔空比划下,头就掉下来了。
但仍有疑问:
(4) 类似;比拟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这里也是拿剑比拟?
待找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