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闲话
近日,看到各诗群群友对一首挽诗中的“英年早逝”用词是否恰当展开热烈的讨论。双方都百度搜索,各有各的不同,我说你的不准确,你说我的不可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附原诗:
沉痛悼念李克强总理
英年早逝国之殇,
万众同悲哭断肠。
草木凋零花谢尽,
南飞大雁叫凄凉。
这样的讨论是一件好事。群聊热闹,有利于诗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果群聊冷落,那么诗词就悲哀了。就诗中的“英年早逝”我发现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1.文学的创作不能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概念来规范。文学不是理学,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的反映,它是以创造主体(作者)的经验感受为标准去评判事物的大小、好坏、美丑。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五岭、乌蒙山、庐山瀑布、白发”在诗中是作者的主观感受的大小,而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大小。如果写成了物理学上的大小,那么它不是文学,而是测量学和统计学。“英年早逝”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年轻有为,却过早逝世的人,以表达惋惜之情(百度解释)。年轻,可以说是作者对总理年龄的主观评判(相对老大而言);有为,就毋庸赘言。总理虽然退居二线,但以他的才华在其它领域还可以作出很大的贡献,甚至超越当总理时的10年。68岁实属过早逝世,惋惜之情不言而喻。窃以为用“英年早逝”没有不妥之处。
2.用“英年早逝”是对逝者的尊重,是对总理的爱戴。与英年早逝相对应的是长命百岁、寿终正寝。“长命百岁”意思是活的很久,一直到百来岁,一般属于祝福语,主要是对六十岁以下的人所用,如果对年龄比较高的人(特别是接近百岁的人)使用这一成语,就有侮辱的意思。“寿终正寝”可作褒义,但大多数都引申作贬义,对六七十岁的逝者,假设用“寿终正寝”是大大的不敬。窃以为用“英年早逝”没有不妥之处。
3.诗词的写作,使用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表现的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因而文学的语言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肯定存在偏差,同一个事物,不同人的感性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偏差,而这些偏差在文学写作是允许的,即使是理性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百度对“英年早逝”的解释(概念解释是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也是模糊的:青年25——44岁,壮年30——50岁,两者也存在交叉,模糊不清,也有英年30——70岁的说法。但我们也不说24岁就不是青年了,51岁就不是壮年了,29岁就不是英年了,并且前面加上“一般”来修饰,那就更模糊了。
仅是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望指正。(唐朝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