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拒贷助学贷款看中国大学教育的悲哀
分类:教育学术
--------------------------------------------------------------------------------
日前,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既然是新闻发布会,一定是有新闻听的,这不,有关方面负责人在说到大学生助学贷款一事时提到曾有40%的申请人被银行拒绝。对于银行而言,这事儿说起来不新奇,提出贷款申请就同时存在被否决的可能,审批的几率笼统地说就是一半一半吧。对政府官员而言也很正常,反正贷不贷款是银行的事儿,政府提供项目,决策交给银行,市场经济,大市场,小政府。但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这事儿就有些新闻意义。
按理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国民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在各银行都把高校尤其是名校作为重点营销对象,目标其实盯着的就是这批未来的精英。就这么一批人,申请助学贷款却有高达40%的被拒率,这背后一定有什么文章。于是有记者就向官员提问啦。问题很清晰:“为什么这个比例这么高?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官员的回答则很原则:“第一,一部分学生是本身条件不够,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开展的比较缓慢,这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官员说话讲原则是对的,但这问题回答了跟没回答一样。当然记者问官员本身就找错了对手,拒绝贷款是银行拒绝的,又不是官员拒绝的,官员并不一定必须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既然记者关心,就应该弄个水落石出,因为即便在我羊眼里看来,这背后一定有什么文章。
就我看来,大学生贷款本身就是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而设计的,只要是正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学业上有需要,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说条件不够。如果一个大学生有贷款需求而银行认为不符合条件,要么就是政府关于大学生贷款的条件有问题,要么就是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的理解有问题。大学生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其申请此类贷款的唯一条件。而一些地方开展的比较缓慢,这话更不是理由。现在银行银业务都急红了眼睛,如果是好业务,银行还不打破头?居然出现一些地方推行比较缓慢的事情,这中间的蹊跷怕政府官员明白,学校明白,银行更明白。
据我所知,为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各地政府是相当头疼的。上头压力很大,把助学贷款的落实当成地方教育当局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项,而到了学校,落实贷款银行也是学校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一些学校领导为落实贷款银行的事情头发没少掉。你要是看见一些学校校长最近头发比较稀疏了,你千万不要以为是进行科研费尽了脑子,十有八九是落实不了助学贷款银行,乌纱不稳,急出的毛病。
那么回头说银行,这么好的客户群体,为什么银行就不愿意干呢?特别是政府还有贴息,政府都看好,银行偏偏不买单,这也太不给村长面子啦。其实银行作为商业经营者,对问题的看法实际地多。助学贷款不管贴不贴息,最终是要本金是要回收的,而回收的来源就是贷款的学生。现在给不给贷款,关键因素在于学业能不能完成,完成了学业能不能就业,就业了收入能不能保障日常生活并有节余,即便有节余还要看个人的诚信状况,也就是贷款人有没有良好的还款意愿。
问题出来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完成学业怕是不成问题的,但完成学业跟就业是两回事。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比大学生贷款问题还热门的话题,就是名牌院校的学生大学毕业也未必能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学校一般、专业不理想的学校啦。银行一旦把款放出去,学生毕业即失业,这还贷的问题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说是学生就业不了,银行也还能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给予理解-当然如果能准确判断一个学生就业会出现问题,断然是不会也不应该放款的,银行毕竟是商业机构而非救助机关,但如果学生毕业也就业啦,但由于个人诚信问题或其它个人理由拒绝还款,那银行就更无法忍受,但事实上,实践的结果是,大学生贷款违约率严重高于一般贷款违约率,而且,其中绝大多数跟就业并无根本性关联,说到底,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让银行放心。
这就是天大的问题。我们一直叫喊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诚信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有诚信的观念,但是,几千年历史积淀到了今天居然成为最令人头痛的事情。社会诚信度不高成了中国为世人垢病的主要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将希望寄托在新生一代,寄托于当代教育,寄托于自以为的天之娇子,但结果却相当让人失望。大学教育本身并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而更多的是灌输理论、技巧。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教育的形象,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这不仅仅是一些地方院校的事情,包括数一数二的北大清华、包括培养灵魂工程师的师范学校,视野所及,无不存在同样的问题。
大学可能都还记得,今年初某银行将一批某石油大学的毕业生告上法庭,表面上看,学生们找出的理由是贷款的还款方式不合理,导致多付利息,但本质上却暴露出学生法律观念的淡薄、道德修养的低下、思维方式的偏激。具体当时银行怎么于学生办理的贷款我自然无法知道,但肯定不是银行逼着学生贷款,这从各地银行对此类贷款态度就可以预知。既然你贷了款,而且签订了合同,你就负有履约还款的义务,这其中一些条件是否最有利于借款人,只要不是违法的,借款人都只能认了。银行有银行不地道的地方,但银行也有银行的理由。虽然按揭还款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这是一个大的产品项下若干个小的产品项,虽然可以这样设计产品,但我不提供此类服务,这是银行的一种商业选择,用事后或同类产品大项下的不同小项进行比较,这本身就有不合理地方,而凭此就想推翻与银行签订合同,这也太不把法律当法律啦。即便合同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正确的做法是找银行协商,甚至主动找法律讨公道,而不是选择赖帐,但他们只所以选择赖帐,只能说明在没有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而咬定一点,对自己不利的就是不合理的,这种偏狭的思维方式,现在可以跟银行玩无赖,将来工作中也势必处处碰壁。当然,如果银行能考虑助学贷款的特殊性,在还款方式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对借款人的利益更多地考虑,对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势必产生是一个良好的影响。
其实,大学生信用观念淡薄、道德缺失的事情早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就羊所知,某发达地区银行曾经试图开办一种新业务,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安家。银行的出发点是通过小额安家贷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客户,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其一、两个季度的收入就可以覆盖全部贷款,但结果呢,还是出现几乎100%烂帐。为了培养客户付出如此代价,这事情说起来是银行悲哀,但接受了多年系统的高等教育、有了一份条件不错的职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两万元的利益,竟然不顾及自己及学校名声(据当时媒体报道,贷款的条件就是将毕业证留置在银行)又何尝不是大学教育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呢?为一二万元违约伤害自己的信用记录,这种耻辱绝对不亚于为斗米折腰。
说到这里,我想银行为什么不积极推动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原因已经无需再向有关方面的领导求答案,这如果当成领导口头的答案,会让领导面上无光的,而且,如果媒体把这原因曝光,恐怕银行连面子上的理由都不再找了,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此也就画上了句号。不过,不管领导嘴上说不说,银行之所以会说一些学生不符合条件,一些地方只所推动此业务比较缓慢,问题不在政府,也不在银行,在于学生本身,而在于大学教育。至于有关方面新推出的利息负担方案、50%的不良贷款代偿方案,这对银行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承诺。如果事先明知有一半贷款无法回收,再发放这样的贷款,就是银行愿意,股东也不会愿意。
附录:摘自网易新闻的新闻发布会片段
[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个问题,你刚才介绍中说到不是所有人申请贷款就能够获得贷款,从99年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大约40%的学生被拒绝,没有获得贷款。即使在04年6月份实行新机制以来大概有27%的学生没有获得贷款,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比例这么高?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获得贷款他通过什么途径完成学业。
[张光明]:2004年以后新政策、新机制推行以来,获得贷款学生的比例大幅度在提高,但是仍然有27%的学生,申请了贷款没有拿到贷款。这也是事实。我们进行基层调查的时候发现是有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一部分学生是本身条件不够,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开展的比较缓慢,这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地方,高等职业学校、高职学校工作进展很慢,所以有一部分比例学生没有获得助学贷款,这也是我们往下推动工作的重点。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usa8899.bokee.com/tb.b?diaryId=11754742
分类:教育学术
--------------------------------------------------------------------------------
日前,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既然是新闻发布会,一定是有新闻听的,这不,有关方面负责人在说到大学生助学贷款一事时提到曾有40%的申请人被银行拒绝。对于银行而言,这事儿说起来不新奇,提出贷款申请就同时存在被否决的可能,审批的几率笼统地说就是一半一半吧。对政府官员而言也很正常,反正贷不贷款是银行的事儿,政府提供项目,决策交给银行,市场经济,大市场,小政府。但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这事儿就有些新闻意义。
按理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国民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在各银行都把高校尤其是名校作为重点营销对象,目标其实盯着的就是这批未来的精英。就这么一批人,申请助学贷款却有高达40%的被拒率,这背后一定有什么文章。于是有记者就向官员提问啦。问题很清晰:“为什么这个比例这么高?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官员的回答则很原则:“第一,一部分学生是本身条件不够,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开展的比较缓慢,这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官员说话讲原则是对的,但这问题回答了跟没回答一样。当然记者问官员本身就找错了对手,拒绝贷款是银行拒绝的,又不是官员拒绝的,官员并不一定必须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既然记者关心,就应该弄个水落石出,因为即便在我羊眼里看来,这背后一定有什么文章。
就我看来,大学生贷款本身就是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而设计的,只要是正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学业上有需要,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说条件不够。如果一个大学生有贷款需求而银行认为不符合条件,要么就是政府关于大学生贷款的条件有问题,要么就是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的理解有问题。大学生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其申请此类贷款的唯一条件。而一些地方开展的比较缓慢,这话更不是理由。现在银行银业务都急红了眼睛,如果是好业务,银行还不打破头?居然出现一些地方推行比较缓慢的事情,这中间的蹊跷怕政府官员明白,学校明白,银行更明白。
据我所知,为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各地政府是相当头疼的。上头压力很大,把助学贷款的落实当成地方教育当局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项,而到了学校,落实贷款银行也是学校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一些学校领导为落实贷款银行的事情头发没少掉。你要是看见一些学校校长最近头发比较稀疏了,你千万不要以为是进行科研费尽了脑子,十有八九是落实不了助学贷款银行,乌纱不稳,急出的毛病。
那么回头说银行,这么好的客户群体,为什么银行就不愿意干呢?特别是政府还有贴息,政府都看好,银行偏偏不买单,这也太不给村长面子啦。其实银行作为商业经营者,对问题的看法实际地多。助学贷款不管贴不贴息,最终是要本金是要回收的,而回收的来源就是贷款的学生。现在给不给贷款,关键因素在于学业能不能完成,完成了学业能不能就业,就业了收入能不能保障日常生活并有节余,即便有节余还要看个人的诚信状况,也就是贷款人有没有良好的还款意愿。
问题出来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完成学业怕是不成问题的,但完成学业跟就业是两回事。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比大学生贷款问题还热门的话题,就是名牌院校的学生大学毕业也未必能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学校一般、专业不理想的学校啦。银行一旦把款放出去,学生毕业即失业,这还贷的问题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说是学生就业不了,银行也还能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给予理解-当然如果能准确判断一个学生就业会出现问题,断然是不会也不应该放款的,银行毕竟是商业机构而非救助机关,但如果学生毕业也就业啦,但由于个人诚信问题或其它个人理由拒绝还款,那银行就更无法忍受,但事实上,实践的结果是,大学生贷款违约率严重高于一般贷款违约率,而且,其中绝大多数跟就业并无根本性关联,说到底,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让银行放心。
这就是天大的问题。我们一直叫喊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诚信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有诚信的观念,但是,几千年历史积淀到了今天居然成为最令人头痛的事情。社会诚信度不高成了中国为世人垢病的主要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将希望寄托在新生一代,寄托于当代教育,寄托于自以为的天之娇子,但结果却相当让人失望。大学教育本身并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而更多的是灌输理论、技巧。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教育的形象,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这不仅仅是一些地方院校的事情,包括数一数二的北大清华、包括培养灵魂工程师的师范学校,视野所及,无不存在同样的问题。
大学可能都还记得,今年初某银行将一批某石油大学的毕业生告上法庭,表面上看,学生们找出的理由是贷款的还款方式不合理,导致多付利息,但本质上却暴露出学生法律观念的淡薄、道德修养的低下、思维方式的偏激。具体当时银行怎么于学生办理的贷款我自然无法知道,但肯定不是银行逼着学生贷款,这从各地银行对此类贷款态度就可以预知。既然你贷了款,而且签订了合同,你就负有履约还款的义务,这其中一些条件是否最有利于借款人,只要不是违法的,借款人都只能认了。银行有银行不地道的地方,但银行也有银行的理由。虽然按揭还款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这是一个大的产品项下若干个小的产品项,虽然可以这样设计产品,但我不提供此类服务,这是银行的一种商业选择,用事后或同类产品大项下的不同小项进行比较,这本身就有不合理地方,而凭此就想推翻与银行签订合同,这也太不把法律当法律啦。即便合同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正确的做法是找银行协商,甚至主动找法律讨公道,而不是选择赖帐,但他们只所以选择赖帐,只能说明在没有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而咬定一点,对自己不利的就是不合理的,这种偏狭的思维方式,现在可以跟银行玩无赖,将来工作中也势必处处碰壁。当然,如果银行能考虑助学贷款的特殊性,在还款方式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对借款人的利益更多地考虑,对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势必产生是一个良好的影响。
其实,大学生信用观念淡薄、道德缺失的事情早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就羊所知,某发达地区银行曾经试图开办一种新业务,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安家。银行的出发点是通过小额安家贷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客户,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其一、两个季度的收入就可以覆盖全部贷款,但结果呢,还是出现几乎100%烂帐。为了培养客户付出如此代价,这事情说起来是银行悲哀,但接受了多年系统的高等教育、有了一份条件不错的职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两万元的利益,竟然不顾及自己及学校名声(据当时媒体报道,贷款的条件就是将毕业证留置在银行)又何尝不是大学教育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呢?为一二万元违约伤害自己的信用记录,这种耻辱绝对不亚于为斗米折腰。
说到这里,我想银行为什么不积极推动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原因已经无需再向有关方面的领导求答案,这如果当成领导口头的答案,会让领导面上无光的,而且,如果媒体把这原因曝光,恐怕银行连面子上的理由都不再找了,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此也就画上了句号。不过,不管领导嘴上说不说,银行之所以会说一些学生不符合条件,一些地方只所推动此业务比较缓慢,问题不在政府,也不在银行,在于学生本身,而在于大学教育。至于有关方面新推出的利息负担方案、50%的不良贷款代偿方案,这对银行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承诺。如果事先明知有一半贷款无法回收,再发放这样的贷款,就是银行愿意,股东也不会愿意。
附录:摘自网易新闻的新闻发布会片段
[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个问题,你刚才介绍中说到不是所有人申请贷款就能够获得贷款,从99年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大约40%的学生被拒绝,没有获得贷款。即使在04年6月份实行新机制以来大概有27%的学生没有获得贷款,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比例这么高?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获得贷款他通过什么途径完成学业。
[张光明]:2004年以后新政策、新机制推行以来,获得贷款学生的比例大幅度在提高,但是仍然有27%的学生,申请了贷款没有拿到贷款。这也是事实。我们进行基层调查的时候发现是有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一部分学生是本身条件不够,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开展的比较缓慢,这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地方,高等职业学校、高职学校工作进展很慢,所以有一部分比例学生没有获得助学贷款,这也是我们往下推动工作的重点。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usa8899.bokee.com/tb.b?diaryId=1175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