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
近日见到一些关于池氏起源及其历史名人的电脑资料,内容丰富,不可多得,真佩服浙江池云亮、(山西)池如亮对池氏了解那么多。但资料略显“凌乱”,现特补充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池氏约二千九百多年前即已出现
抛开过去诸如古代有人生活在池塘旁边即姓池及池氏系从管理护城池之人而来等简单说法外,原来池氏“氏”出有因。
大约公元前900多年(即前十世纪中叶),有个黄帝之第四十一代也是商朝建立者天乙(汤)的第二十三世之裔叫“殷民”的,他辅佐西周共十二个王中的第五个周穆王有功,周穆王就封“渑(mian)池”给他做“食邑”(亦叫采邑,世袭享有该封地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等权利)。后这渑池人遂以池为姓。
这样,池氏的出现一下子被拉到二千九百多年前,即西周中期。
渑池当时在哪儿?就在今河南西北部渑池县西,今地图上一目可见(上边还有仰韵文化遗址)。渑池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变动。(又一说在今三门峡市东部,但二者近在只咫,不必较真。)
至公元前655年,也许是渑池西边北虢(音郭)小国为晋所灭之故,已经在渑池生活了约三百年的池氏人开始迁移到西河,这时池氏才繁盛起来,所以很多书籍和族谱说池氏望出西河;后西河池氏人有些又迁居河南西平,所以又说池氏望出西平(历史上“西平”位置多,但要看什么时期)。
那么当初西河又在哪儿?这要从时间上分析:西周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算周文王等为打天下奠定基础,至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才彻底灭商。经二百多年,西周毁在了周幽王手上(幽王执政为前781-前771年)。后来虽还有周平王勉强撑着,但王室已非常衰微,至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实际上已开始,先后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涌现出来(后互相夺霸至战国出现七强)。既然公元前655年渑池池氏才迁至西河,说明此时春秋已经历一百多年了,而那时的西河已属“春秋卫国”(见《辞海》――对各时期西河位置解释不一)。春秋时卫国甚小,其地盘西境就是今河南北部之浚县、滑县及其延伸南北一带。这种解释也给池氏后人如汉河南尹池循彻及其子汉中牟令池瑗乃至南宋广东连州司户池溥皆出自河南西平更符合逻辑(注:电脑资料认为当初西河在今河南西北渑池至山西中西部之离石一带,可能有误,与离石沾边的只有东汉时的西河,且在内蒙南至山西离石地带)。
看了赣州方言岛的由来,便可理解池溥后代为何要迁居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可是池氏为何又从西河(决不是全部)迁居西平?望有心者共解此谜。
二、“嬴秦”与“司马”有何关系
池氏与西周真有点缘份。
首先,“嬴”姓怎么来的?相传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是“五帝”颛(zhuan)顼(xu)帝的曾孙,他是我国刑律创始人。他儿子伯益(或伯翳或又叫大费)因助大禹治水立大功而被功赐姓嬴。伯益有子二:若木和大廉;大廉后代蜚廉又生子二: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父子当时是有名的飞毛腿和大力士,被周武王所杀,只季胜逃了出来;季胜后代又有个叫“造父”的,他因善御车而被封于赵地(今山西洪洞北);而“造父”子孙中又有个叫“非子”的,他极善养马,西周第八王周孝王便把“秦地”封给了他(秦地故址一说在今甘肃清水一带,一说在今陕西宝鸡境内,但查看地图,两者相距很近,亦不必较真,总之就那块小地方),并让他承继先祖伯益的嬴姓,这就是史称的“嬴秦”,给后人颇深印象(注:后因非子第五代秦庄公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即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儿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又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至公元前777年秦才得以立国,即诸侯国之一)。
其次,再看看“司马”姓是怎么来的?西周第十一王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前782年执政),又是颛顼帝的一个后裔叫“程伯休父”的,他掌管王朝军权,在征伐“徐夷”(古族名,在今江苏西北和安徽东北部)战斗中,他驾着马战车,冲锋陷阵,大胜而归,周宣王就命他为“司马”官,这样司马始祖程伯休父的后代就以官名为复姓了(此段主要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范又其编著《百家姓》关于“司马”姓来由)。
这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事。自此“司马”姓不知喊了多久,名字也千千万万,但至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的秦终于出了个司马池(王公贵族),其后代干脆去掉“司马”二字,以祖先名为姓,所以说池子华又是秦大司马公子池的后裔。
从上看,“嬴秦”与“司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池子华只是后来在秦国任丞相,但不等于在泰国工作就姓秦,因此众多族谱和书籍提到我祖“系出秦嬴姓”似乎没有根据,甚至可能是想像的(从秦始皇叫嬴政或“嬴秦”等猜来的),以至互相抄来抄去,达成“共识”,但至目前尚见不到有什么论证,难于使人把“嬴”、“秦”、“池”三姓真正联系起来。
这是我目前浅识,是否大胆了些,仅供参考、争鸣。
三、战国秦丞相池子华
都说池子华系秦丞相(宰相),但关于他的史料几乎为零。福建“建宁池氏族谱”当初(清时)为其画像时,除赞美词外,说了个“发迹长溪”,又说“史书鉴传无不详载”。详在哪里?连半句话也没有。这次真得感谢浙江平阳县池云亮、(山西定襄)池如亮提供的电脑资料:提到“公元前318年张仪离秦相,魏秦惠王以子华为相”。虽其中有点含糊不清,但有了张仪这位名人,顺藤摸瓜,话就有了。
原来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出现了张仪和苏秦两位知名“纵横家”(外交家),他们摇唇鼓舌,尽是去动员或威吓敌国,以归已方之国。《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说苏秦在先,专门动员其它六国灭秦,而张仪则专门去拆散六国联盟以便秦灭六国。其实有误,随着考古铜兵器的发展以及考证深入,应张仪在先,苏秦在后(连伟大的司马迁也有误,把苏秦提前了三十年),也不是一个在“联”,一个在“破”,而是各取所需,交替使用。
张仪出生年份不详,但逝世于公元前310年。他是魏国人,生前“跳来跳去”,但有好运,到处为相。他于魏惠王时进入秦,秦惠文王把他作为客卿(战国时爵位的称谓)。公元前328年(即惠文王十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原话)。当年张仪任秦丞相。但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魏之行政大臣又在啮(nie)桑相会,他随即被免去职务,次年他又跑回魏国去当丞相了。这时秦相位缺,曾与张仪一起征伐魏之上郡的池子华继任秦丞相,因此,池子华当丞相应在公元前323年或次年,而不是前318年。池子华任相有多久?从公元前317年张仪又从魏回到秦任相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池子华任相当有五、六年之久(注:公元前313年张仪又跑到楚去任相,同年又回秦,但未涉及当丞相,公元前310年在魏逝世――这是根据“中国历史纪年表”及“中国历史”介绍张仪而排出来的)。
从上可知,历史上确有池子华此人,且与张仪一道去攻打过上郡,也曾官升丞相(秦从公元前310年开始执政的武王才设左、右丞相)。
上述“公子华”的“公”为何意?它不是公子的“公”,而是古时爵位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中的第一等。池子华为第一等可能与大司马公子池为秦一王族世袭有关。
“发迹长溪”?“长溪”就是“包罗万象”的《辞海》也找不到。但查福建霞浦县时,它确曾名为“长溪”,但那是“唐为长溪县地,元、明……”,离战国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唯“堂溪”解释道:“古地名,堂一作‘裳’,在今河南西平西,春秋楚地,吴夫概奔楚,为堂溪氏。战国属韩。出金,铸剑戟甚精利”(西平剑就当初技术而言,居然能在含铁成分很多的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天下分”,那是相当了不得的――这是后事)。战国韩自公元前424年起至前230年止,“疆域有今山西东南角至河南中部”,由此看来,池子华又是河南西平人了,只是先辈把“堂”误写为“长”罢了。
至此,池子华此人似乎已明朗化。当然,随着考古学发展和史料不断丰富,要讲或要纠正上述问题会更多。但至今,池子华无疑系池氏“第一人”,是池氏太始祖。
四、池姓的分布
池氏渊远流长,也不比别姓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华姓氏共有3000多个,中科院公布,池姓排在第211位。
池氏虽不算大姓,但当代分布较广:除汉族外,在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池为姓的。朝鲜族聚居在延边地区,黑龙江省池姓也不少。
更有甚者,池氏在韩国、朝鲜排序为第48位。它的始祖是中国“池镜”,他于高丽第四代王光宗十一年(公元960年)作为太学士到高丽,其后定居下来,官至金字光禄大夫。其第五代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章事。他们的后代均以韩国忠州为本籍,后又分支出丹阳池氏、光忠池氏,但今天基本上统一为忠州池氏。池氏在高丽时代,在政界出了不少人物,如池龙水、池大然、池勇奇等在史上皆有名。近代人物中,池石英突出,他是第一个在朝鲜普及牛痘法的医学家(以上据93年出版《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
池氏除山西、河北、湖北(主要在安陆、仙桃市)等地仍有较多聚居外,在福建及广东揭阳较为集中(后者也是从福建迁入的)。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鲤腾公,居河南光州(今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的固始县。唐朝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入福建”,他是福建众多池氏鼻祖之一;浙江池氏也主要源自福建霞浦赤岸;至南宋,河南西平县人池溥,因任广东连州“司户”(掌管户籍、土地、税赋等),解组归田,路经章贡(今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故“择地赣之东镇而家”。其孙梦鲤公还中南宋末特科状元。溥公系赣南池姓之鼻祖之一,传下几十代,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如梅州)、湖南等省;现今山西怀仁池氏是明代从安徽戍边传下的;贵州池氏始祖乃明朝洪武年间江南省凤阳府城外毛斗山人氏,“调北征南”,当初他在贵州都匀任指挥使;四川池氏祖先为明代宫廷高官,因清兵入关,流落至此,另一说法是“湖广填四川”而到了四川……
总之,池氏渊远流长,枝枝叉叉,无法一一说清楚,但我想大部分都是从西河这个发源地而衍生派出的。
2004年9月 上舆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