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zt:腐败的悖论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黑铁匠 于 2006-06-26 11:20:2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老百姓对腐败深恶痛绝,心情可以理解。但凡事都要换位思考。假设去意无边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就找不到不腐败的理由。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公的号召。如何先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原始积累”,似乎不能苛责。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是行不通的。倘若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腐败就成了致富路。腐败很辛苦,既要挖空心思、又要担惊受怕,差不多也算勤劳致富了。
强调自我监督,是政治体制的中国特色。自我监督当然不等于没有监督。但在很多情况下,约等于没有监督。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的,多半是傻子。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是级别不等的“皇帝”。谁要真想监督,那就要打算脱几层皮(像河北的郭光允那样)。手中有权,又可以敞开用,不“腐”白不“腐”。“皇帝”们可以放火,“州官”自然也能点灯。于是,“灯火通明”。
不过,话说回来,“腐”了不一定白“腐”,倘若撞上反腐败的枪口,那也性命交关。腐败有风险,下水要谨慎。然而,比起股市的风险,腐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搞腐败穿绷的概率和中奖、出交通事故、患不治之症的概率差不多。从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考量,几乎没有像搞腐败这样低投入、高产出,低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连这点风险意识都没有,还干什么事业?!万一东窗事发,“成本”就高了很多,但也未必亏本。倘若有人招呼,办案部门会见好就收。因此,往往吞进去的多,吐出来的少。以几年牢狱“买单”,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甚至几代人),也算“死”得其所。
何况风险可以预防,主要方法如下:一是君子爱财、取舍有道,要看准对象,区别对待。切忌贪得无厌,来者不拒。二是避免权钱直接碰面,可充分利用亲情、友情做掩护,曲线成交。一旦有情况,进退自如。必要时就丢车保帅。三是改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长线投资,着眼将来。只要看准人、有耐心,哪怕退下来以后再回收,也为时不晚。以上方法,虽然能降低风险,但也会牺牲效益。倘若有足够的魄力,不妨搞大(窃钩者盗,窃国者侯,保险系数反而高)。靠上一座大山、经营一张大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风小浪,翻不了船。即使遭遇大风大浪,多半也能化险为夷。有了防范措施,仍然不幸“中奖”,那就是“天亡我,非腐之罪”。认命就是。
如果腐败只是一种诱惑,或许还能抵挡。然而,当腐败成了汹涌的潮流(说是逆流也罢),吾等凡夫俗子就只能“顺之者昌”了。世人皆浊我独清,那是自绝于“同志们”。别人都在“腐”,我也得跟着“腐”。哪怕少“腐”一点,也要意思意思。好比《雍正王朝》里那个老学究,象征性地向国库借一两银子(用心何其良苦)。倘若我独善其身,别人就很不放心,非得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我自己心里也会很不踏实,甚至心虚,仿佛欠了别人五百大洋。如此这般,革命队伍的气氛就很不和谐。
即便本人决心洁身自好,但鞍前马后的弟兄们不答应。贾政放外任,起初也想廉政,几乎众叛亲离。弄得锣齐鼓不齐,无人鸣锣喝道,连班也上不成了。后来只能闭上眼睛,让李十儿他们捞了个饱。水至清则无鱼,孤家寡人,何谈江山社稷?!手下人或许还能对付,但后院起火,难以熄灭。“枕头风”一搞横向比较,我就无“床”自容。别人家里已经“高度发达”,子女们还奔了西方,你呢?我想以安贫乐道教育“贱内”,可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这年头,倘若被人夸“老实、本分”,那和扇你巴掌没什么区别。
腐败对小家有利,对国家也未必有害。有人士(或许还权威)认为,适度腐败是搞活经济的润滑剂。实践似乎已然证明了这一真理。腐败还是国民经济再分配的重要途径。灯红酒绿、舞榭歌台,谁来消费?天上明星、地下小姐,谁来养活?哪怕把“收入”转移到国外,也符合国际主义精神。因为财富还在地球上。有人说搞腐败要亡党亡国,去意无边不以为然。我相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完全能够做到腐而不败。树大根深,有些枯枝败叶,不足为怪。哪怕烂出一些窟窿,也无碍根本。只要不刮十八级台风,大树不会倒。
这些年来,老百姓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比如,原先很多人视吃喝风为洪水猛兽。如今,观念变了,都认为吃客盈门是单位兴旺发达的标志,为之欢欣鼓舞。群众觉悟的提高,也许应该归功于教育。通过反复看宣扬清王朝的电视剧,大家都知道乾隆年间有个大贪官叫和shen,富可敌国。贪污受贿的财富达十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国二十年财政收入)。比起如今的腐败分子,那真是大巫见小巫。如此对照,老百姓的心态会平和许多。而“公仆”们则有了紧迫感,后辈仍须努力!
前不久,看到媒体报道,有贫困地区到城里结对子的孩子,对一日居然三餐,感到惊讶。这多少影响了我搞腐败的心情。但转而一想,不妨把腐败来的钱,匀出一点,去捐助希望工程、或者慈善事业。于是,我心释然。
找来找去,找不到不腐败的理由
作者:黑铁匠 于 2006-06-26 11:20:2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老百姓对腐败深恶痛绝,心情可以理解。但凡事都要换位思考。假设去意无边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就找不到不腐败的理由。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公的号召。如何先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原始积累”,似乎不能苛责。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是行不通的。倘若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腐败就成了致富路。腐败很辛苦,既要挖空心思、又要担惊受怕,差不多也算勤劳致富了。
强调自我监督,是政治体制的中国特色。自我监督当然不等于没有监督。但在很多情况下,约等于没有监督。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的,多半是傻子。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是级别不等的“皇帝”。谁要真想监督,那就要打算脱几层皮(像河北的郭光允那样)。手中有权,又可以敞开用,不“腐”白不“腐”。“皇帝”们可以放火,“州官”自然也能点灯。于是,“灯火通明”。
不过,话说回来,“腐”了不一定白“腐”,倘若撞上反腐败的枪口,那也性命交关。腐败有风险,下水要谨慎。然而,比起股市的风险,腐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搞腐败穿绷的概率和中奖、出交通事故、患不治之症的概率差不多。从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考量,几乎没有像搞腐败这样低投入、高产出,低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连这点风险意识都没有,还干什么事业?!万一东窗事发,“成本”就高了很多,但也未必亏本。倘若有人招呼,办案部门会见好就收。因此,往往吞进去的多,吐出来的少。以几年牢狱“买单”,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甚至几代人),也算“死”得其所。
何况风险可以预防,主要方法如下:一是君子爱财、取舍有道,要看准对象,区别对待。切忌贪得无厌,来者不拒。二是避免权钱直接碰面,可充分利用亲情、友情做掩护,曲线成交。一旦有情况,进退自如。必要时就丢车保帅。三是改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长线投资,着眼将来。只要看准人、有耐心,哪怕退下来以后再回收,也为时不晚。以上方法,虽然能降低风险,但也会牺牲效益。倘若有足够的魄力,不妨搞大(窃钩者盗,窃国者侯,保险系数反而高)。靠上一座大山、经营一张大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风小浪,翻不了船。即使遭遇大风大浪,多半也能化险为夷。有了防范措施,仍然不幸“中奖”,那就是“天亡我,非腐之罪”。认命就是。
如果腐败只是一种诱惑,或许还能抵挡。然而,当腐败成了汹涌的潮流(说是逆流也罢),吾等凡夫俗子就只能“顺之者昌”了。世人皆浊我独清,那是自绝于“同志们”。别人都在“腐”,我也得跟着“腐”。哪怕少“腐”一点,也要意思意思。好比《雍正王朝》里那个老学究,象征性地向国库借一两银子(用心何其良苦)。倘若我独善其身,别人就很不放心,非得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我自己心里也会很不踏实,甚至心虚,仿佛欠了别人五百大洋。如此这般,革命队伍的气氛就很不和谐。
即便本人决心洁身自好,但鞍前马后的弟兄们不答应。贾政放外任,起初也想廉政,几乎众叛亲离。弄得锣齐鼓不齐,无人鸣锣喝道,连班也上不成了。后来只能闭上眼睛,让李十儿他们捞了个饱。水至清则无鱼,孤家寡人,何谈江山社稷?!手下人或许还能对付,但后院起火,难以熄灭。“枕头风”一搞横向比较,我就无“床”自容。别人家里已经“高度发达”,子女们还奔了西方,你呢?我想以安贫乐道教育“贱内”,可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这年头,倘若被人夸“老实、本分”,那和扇你巴掌没什么区别。
腐败对小家有利,对国家也未必有害。有人士(或许还权威)认为,适度腐败是搞活经济的润滑剂。实践似乎已然证明了这一真理。腐败还是国民经济再分配的重要途径。灯红酒绿、舞榭歌台,谁来消费?天上明星、地下小姐,谁来养活?哪怕把“收入”转移到国外,也符合国际主义精神。因为财富还在地球上。有人说搞腐败要亡党亡国,去意无边不以为然。我相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完全能够做到腐而不败。树大根深,有些枯枝败叶,不足为怪。哪怕烂出一些窟窿,也无碍根本。只要不刮十八级台风,大树不会倒。
这些年来,老百姓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比如,原先很多人视吃喝风为洪水猛兽。如今,观念变了,都认为吃客盈门是单位兴旺发达的标志,为之欢欣鼓舞。群众觉悟的提高,也许应该归功于教育。通过反复看宣扬清王朝的电视剧,大家都知道乾隆年间有个大贪官叫和shen,富可敌国。贪污受贿的财富达十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国二十年财政收入)。比起如今的腐败分子,那真是大巫见小巫。如此对照,老百姓的心态会平和许多。而“公仆”们则有了紧迫感,后辈仍须努力!
前不久,看到媒体报道,有贫困地区到城里结对子的孩子,对一日居然三餐,感到惊讶。这多少影响了我搞腐败的心情。但转而一想,不妨把腐败来的钱,匀出一点,去捐助希望工程、或者慈善事业。于是,我心释然。
找来找去,找不到不腐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