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是一块海沙冲积地,井水多含咸味,人民苦于食淡水
难。传满清时期,有云游和尚到"三角庙广庆寺"时,为水东勘查三处水源,商家集资据此建成
三口石垒大井:三角庙井、镇东庙井、西沙井.从此水东人才能食到淡水,但要肩挑。三角庙
井水质最好,但地处荒野,水井边有一株野鸟拉屎放出树籽生大的榕树,距水东圩远,群众舍弃;
镇东庙井水质仍带有咸味.故水东人担水选路近的西沙井,西沙井水质亦堪称上乘。
在通往西沙井的道路上,一年四季,清晨,傍晚,鸡啼半夜,路上的担水人络绎不绝,西沙井水
浅,但永远不会干涸,水总是源源不断从地下涌出,用鲎壳打水,井头比肩继踵,要排队等候,
颇感不便.家境殷实的,或商家则雇人担水,如杨竹轩族人开办的新华安酱料铺(今电白供销
总社办公地)、欧显文镜铺。
新华安酱料铺,铺头大,用水量多。西沙井有个奇特的现象,凡农历七月十四挑回的井水
用于做酱料,酱料的保质期特别长,质量尤好,故酱料铺在这日水价加倍。酱料铺门前有
个框放着竹签,挑水者每挑一担,就自己拿一条签,凭签去账房结账取钱。那时的体力劳
动者很诚实的,从不多拿签。酱料铺老板每逢加菜,都会送些菜给挑水者带回去吃。陈X局
长的祖母把从新华安带回的菜也给了我父亲吃,很丰盛的。
北京外交学院毕业生,粤西地区第一个出任联合国官员的谢伟荣与原电白县文化馆副馆长、
画家朱振文,他们的母亲在解放前靠挑水卖维持一家生计。据说,挑水卖的还有我的邻舍:
下陈屋生产队长甘次文的母亲、现任茂名市地税局局长陈X的祖母、陈广业的母亲(陈一表
人才,白净脸,系黄埔军校毕业,军官,随国民党中央军驻防重庆市时,娶了一个如花似
玉的重庆姑娘,80年代初曾回过水东)
挑水卖在那个年代是贫苦人家其中的一种谋生职业.
我儿时印象中的西沙井 :南面是岭仔坡园,北面也是岭,地势高,东西面是水田,坡园,
四周围都种满了农作物,野草触目皆是。从我家去西沙井,有一段连接水井的田间小道约
300米长,两者相遇空桶的一方要侧身让挑着满桶水的过,水稻熟后,串串稻谷弯向小
道,与水桶相碰。
西沙井的甘泉哺育了一代代的水东人民。饮水思源,我
们也该感谢那位四处化缘的和尚。
图为今天的西沙井,水质依然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