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祭伯父文 (5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伯父廖万山(1932―2014年2年28日)先生,号梦仙,晚号村夫,茂名市电白区博贺镇瑚塘边坡人,中医师,精通诗联文,毕业于林彪为校长的某速成大学(在湛江),青年时在徐闻县当文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后辞官归田。著有《初蒙稿集》(以诗为主)和《家礼精华》。
1985年,先生在瑚塘出句“莲出湖塘尘不染”征联,引起我县老一辈文人关注。
伯父在日,对小侄多在指点,受益良多。奈何晚辈心路自塞,不思进取,不能尽得伯父真传,此为伯父之憾!伯父仙后,吾方悟贤人不可再遇,慨叹已无补于事,
4月1日化服,我宣读此文以吊其德。今发于论坛,以教电白人知道电白曾有此贤人。


祭伯父文

呜呼!寒春飞霜,长夜苦雨!天有暗日,夜有尽处,泪无休时!可恨苍天无情,谁怜伯父难留!伯父生前,施恩非唯及侄,而怜侄为甚!伯父大去,是小侄之不幸,亦系吾族之痛,更乃吾乡之哀!伯父此逝,族折栋梁;仙人一别,乡陨文星。今对灵前,深忆伯父德容,泪难成文,言难表哀!

伯父少有折桂之才,早立青云之志。熟读经典,博览诗书,出口成章,倚马千言。年方十九,仕于徐闻。少年得志,锦绣前程无限;弱冠逞才,峥嵘岁月难量。谁知世态智昏不明,难忍官场黑白颠倒。义愤乃归田园,睿智当隐杏林。未为万世开太平;也为往圣继绝学。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精通脉理,断疾中的;熟读医经,下药回春。救人无数,起死为常。
伯父一生,光明磊落,高洁如莲,浊尘不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之也厉。

修身既严,齐家有智。身为长房长男,继承祖志。振兴廖氏,思虑良多;光大家族,智谋过三。一思迁移祖骸,归葬吉穴;二思择得吉地,迁建祠堂;三拟后世十代辈字。可恨时不我予,未能施行。伯父之志,惜未能酬。

伯父博学多才,医易诗文,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继承贤圣文脉,远近闻名求文。建庙作序,殚精竭虑;祝神吊哀,辞尽其才。虽为渔父农夫,无论鸿儒白丁,从不苟且。懿哉其德,可昭天地;美哉其文,不负鬼神!伯父虽终百年,美文流芳万古。

精研《董公择日》,甚得精髓,复印多本,传与亲友。又著《家礼精华》,囊括礼仪精华,继承礼教,功德难量。小楷为文,俊秀可人。伯父暮年,顽疾磨身,深知天年不远,抱病著书,呕心沥血,于大去前半年,竟成《初蒙稿集》,尽集一生诗词,珠玑满目,锦绣为篇。印成数本,以流后世。以上三书,皆传小侄。伯父逝前三天,命在呼吸之间,见侄到来,竟拔气筒欲与语!爱侄之至,重于性命!伯父视侄,是侄是生;侄敬伯父,亦伯亦师。

伯父在日,淳淳教导,知无不言,问无不答,答无不喻。起承转收,四字启发,侄乃为诗。诗词入门,功自伯父,鸿恩大德,灭齿难忘!可惜小侄愚笨,未能尽承伯父之学。贤人在旁而不惜,大德有心而难传。呜呼!族中无贤不幸,有贤不贤,小侄不幸更甚!
缅怀伯父一生,仁义礼智,正表儒门风范;嘉行懿德,确为家族荣光。
伯父大去,侄失良师,族失栋梁。于是阴阳两隔,天人永绝!大贤仙去,文脉待续,德风空怀。今陈酒醴,具以牺牲,列于灵前,以表众哀!哀哉尚


注:发表于论坛时有所改动。
 
是开药店的。
 
写得不错
face3.gif
 
得意洋洋地进来,想行使一下评委的权利。

居然是古文,一看傻了眼。呜呼!

情深意切。但,言词间追求华丽,稍欠朴实。
 
再次详细欣赏,赞一个。

“言难表哀,泪已成文!”和原来对比怎么样?
 
高贤驾鹤西去,乡野泪垂.祭文情哀意恸,令人唏嘘.令伯仙班列位,当佑乡间.山人保重是也.
 
QUOTE(一篱秋梦 @ 2014年05月09日 Friday, 11:51 PM)
高贤驾鹤西去,乡野泪垂.祭文情哀意恸,令人唏嘘.令伯仙班列位,当佑乡间.山人保重是也.
[snapback]3639377[/snapback]​


感谢!
 
QUOTE(大嘴蛤蟆 @ 2014年05月09日 Friday, 11:47 PM)
再次详细欣赏,赞一个。

“言难表哀,泪已成文!”和原来对比怎么样?
[snapback]3639375[/snapback]​


这觉得这样不行的,言难表哀是重点,放后面较好。
 
伯父在日,对小侄多有(在是笔误)指点,受益良多。

伯父此逝,族折栋梁;仙人一别,乡陨文星。
发上论坛上不认真检查,修改过的“栋梁”与下文有重复,原来是“大贤”。
 
电白传统的祭文似多为四言体,以便于宣读,但全篇皆四言,我觉得形式太拘束了,言难表意,且较为呆板。参看名人的祭文未必全为四言,我认为当兼以四六体为佳。
 
QUOTE(用事实说话 @ 2014年05月09日 Friday, 09:33 PM)
伯父奇功,千古流芳.肺腑之言,感地动天.
[snapback]3639332[/snapback]​


face3.gif
感谢!
 
可谓民间祭文之范文。只是祭文参与征文,感觉贻笑大方。审核通过,不喝彩。
 
QUOTE(蛙子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06:16 AM)
可谓民间祭文之范文。只是祭文参与征文,感觉贻笑大方。审核通过,不喝彩。
[snapback]3639445[/snapback]​


正有此意,其他不说。
 
诚是佳文,写错地方
 
一、他是电白老一辈文人中的代表, 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廖梦仙先生医文诗对皆精,他与邓维基先生也是好友,中青年人的一般不认识他。
他的才德过人,我不再说了。有一样,他的去世,我怀疑再没有人能写他那个水平的祭文了。他继承传统的文脉,他的去世,这条文脉可能就断了。
正如有人说的:“他为人写了一辈子的好祭文,但到他走的时候却没有人给他写那水平的祭文了。
事实上,很多人都能写祭文,但要达到他生前的水平,非常难。
从为往圣继绝学的角度,我向大家提起这个仙人。
说宽一点,电白能写诗填词的人不少,但要能达先贤邓维基先生的《镜湖诗词集》的水平,难了!
所以说,数年前,邓维基先生不值得怀念吗?
二、十周庆并不一定就是喜庆,只要与电白有关的内容。
在应征之前,我有考虑过的十周庆的“庆”字,因此我在副标题上没有写庆字。
这样一个传统文人的去世,是电白文坛的一件大事,我认为是可以写的。
传统上,名人有祭文,后人来读,只当一篇文学作品。
三、权宜之计。
这篇东西我早就想放出来了,只是一直在犹豫。
B哥说没有应征,我就放出来应付下,和孔婆的第一篇应征文一样,为了抛砖引玉。
 
既然大家这么说,我就放弃参赛权,只当普通的帖子。
 
如果管理员在,恳请将副标题删除。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08:46 AM)
如果管理员在,恳请将副标题删除。
[snapback]3639473[/snapback]​


嘿嘿!重写一篇。
 
QUOTE(东澳夕照 @ 2014年05月10日 Saturday, 08:49 AM)
嘿嘿!重写一篇。
[snapback]3639475[/snapback]​


我希望多写几篇。
 
不是很有名人物,此文自个收藏好就行了,外人没多少个认得他是谁,再说人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5月09日 Friday, 09:13 PM)

伯父廖万山(1932―2014年2年28日)先生,号梦仙,晚号村夫,茂名市电白区博贺镇瑚塘边坡人,中医师,精通诗联文,毕业于林彪为校长的某速成大学(在湛江),青年时在徐闻县当文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后辞官归田。著有《初蒙稿集》(以诗为主)和《家礼精华》。
1985年,先生在瑚塘出句“莲出湖塘尘不染”征联,引起我县老一辈文人关注。
伯父在日,对小侄多在指点,受益良多。奈何晚辈心路自塞,不思进取,不能尽得伯父真传,此为伯父之憾!伯父仙后,吾方悟贤人不可再遇,慨叹已无补于事,
4月1日化服,我宣读此文以吊其德。今发于论坛,以教电白人知道电白曾有此贤人。
祭伯父文

呜呼!寒春飞霜,长夜苦雨!天有暗日,夜有尽处,泪无休时!可恨苍天无情,谁怜伯父难留!伯父生前,施恩非唯及侄,而怜侄为甚!伯父大去,是小侄之不幸,亦系吾族之痛,更乃吾乡之哀!伯父此逝,族折栋梁;仙人一别,乡陨文星。今对灵前,深忆伯父德容,泪难成文,言难表哀!

伯父少有折桂之才,早立青云之志。熟读经典,博览诗书,出口成章,倚马千言。年方十九,仕于徐闻。少年得志,锦绣前程无限;弱冠逞才,峥嵘岁月难量。谁知世态智昏不明,难忍官场黑白颠倒。义愤乃归田园,睿智当隐杏林。未为万世开太平;也为往圣继绝学。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精通脉理,断疾中的;熟读医经,下药回春。救人无数,起死为常。
伯父一生,光明磊落,高洁如莲,浊尘不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之也厉。

修身既严,齐家有智。身为长房长男,继承祖志。振兴廖氏,思虑良多;光大家族,智谋过三。一思迁移祖骸,归葬吉穴;二思择得吉地,迁建祠堂;三拟后世十代辈字。可恨时不我予,未能施行。伯父之志,惜未能酬。

伯父博学多才,医易诗文,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继承贤圣文脉,远近闻名求文。建庙作序,殚精竭虑;祝神吊哀,辞尽其才。虽为渔父农夫,无论鸿儒白丁,从不苟且。懿哉其德,可昭天地;美哉其文,不负鬼神!伯父虽终百年,美文流芳万古。

精研《董公择日》,甚得精髓,复印多本,传与亲友。又著《家礼精华》,囊括礼仪精华,继承礼教,功德难量。小楷为文,俊秀可人。伯父暮年,顽疾磨身,深知天年不远,抱病著书,呕心沥血,于大去前半年,竟成《初蒙稿集》,尽集一生诗词,珠玑满目,锦绣为篇。印成数本,以流后世。以上三书,皆传小侄。伯父逝前三天,命在呼吸之间,见侄到来,竟拔气筒欲与语!爱侄之至,重于性命!伯父视侄,是侄是生;侄敬伯父,亦伯亦师。

伯父在日,淳淳教导,知无不言,问无不答,答无不喻。起承转收,四字启发,侄乃为诗。诗词入门,功自伯父,鸿恩大德,灭齿难忘!可惜小侄愚笨,未能尽承伯父之学。贤人在旁而不惜,大德有心而难传。呜呼!族中无贤不幸,有贤不贤,小侄不幸更甚!
缅怀伯父一生,仁义礼智,正表儒门风范;嘉行懿德,确为家族荣光。
伯父大去,侄失良师,族失栋梁。于是阴阳两隔,天人永绝!大贤仙去,文脉待续,德风空怀。今陈酒醴,具以牺牲,列于灵前,以表众哀!哀哉尚


注:发表于论坛时有所改动。
[snapback]3639326[/snapback]​


淳淳教导还是谆谆教导?
 
我认为此文语言属性独特,文字精练,所述内容涉及到人的原始爱怨,情感自然渲泻。也许过悲,人不太闻名,却别忘记红尘之中,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非一定要名人才能传记才能成文。

正如作者所说,同是电白人,既然题材不限,祭文入选,未尝不可。
文风属性,古有不限,悲歌赞歌,自然可以兼容。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