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9-25
- 帖子
- 25,094
- 反馈评分
- 766
- 点数
- 191
横看成岭侧成峰
――寻热水石刻“山水可人”记
同事早听说热水有石刻“山水可人”可以, 26日决意寻之,我和另一同事当向导。
在山下公路旁已经见到东北面的山上有一大石,向西南,上面有不清晰的四字“山水可人”。开车沿小路靠近,见山下有一灵王庙,读庙之《序》知道庙始于唐佑国大王云游至此,但不知道庙是佑国大国自己建的,还是庙敬奉佑国大王。我怀疑这个佑国大王就是飞来此地,百姓给他建庙的,但序言不好说清楚。
环视庙周围,前在田垌,后是山,山下众多大石显灵气聚于此。
在庙前向山上望,一山顶有一石就是“山水可人”。由于距离问题看清楚。
大家决意找出这四字。乃寻路向上,山路间自然生长的树林阴翳,鸟声上下,特别幽静。
过尽一峰,才知更有一峰。经一人工荔枝林边,仰望,四字较清楚,然似乎四字笔画似看不出来粗细,“可”字不见钩,笔画较直,不事雕饰,似因山顶刻石的原因。
继续寻路绕近石背,不能见字。又拨树木向下,终到巨石的南面,然不见字!想来字是向西南面。
寻路,发现巨石相叠,其间有山洞,进入小山洞,由西南出,站在大石下面,仍不无法仰望大字。乃复入洞从西面出,站在北面的石背后,天啊!大石!石面面很平,南至北应该有七八米宽,但坡度应该50到60度。因为无木头可攀倚,我爬了三分之一,回头看时怀疑脚有些软,为安全起见乃退回石背的安全处。
另一同事用四肢如熊攀而上几至顶,伸头仍不可见字,只见前有人工凿出的几个小方坑,或为雕刻师刻“山水可人”而安装安全设备用,但用手机拍下视频即回。其间我早已经站在适当的位置,以备需要时接应。
此时,另一友已经见险而退,寻路向大石下的西南向,决意读出四字。我们乃尾随而下,至离大石下几十米外的西南面一邓姓墓旁,可仰望得四字。此墓向南,后面与右臂有大石拥护,周围芦苇正白。我们仰望四字,笔画简洁,不见雕饰,字写有力,怀疑“可”不见钩。此角度看,“人”字两脚较为收敛,不能放开,甚觉可能。同事认为是好字,但非上品,可惜没有落款,不知道是否为名家所作。
我和同事议论,这种碑刻难度大,因此笔画求直,尽去雕饰,连“可”的钩皆省,似乎笔画也粗细一致,此亦为一种简洁朴素之美。
我们既然已经看清楚四字,自然寻径下山。我们又至先前的荔枝场处,再次回望山顶,同事再次以高1400W像素的手机拍下四字后经荔枝林下。
晚上,同事用手机细看四字,我大吃了一惊!华为高倍手机效果良好,与我们在现场附近看的迥异!
同事错矣!人字并未收敛!盖因在山下侧面近处仰望,效果失真!实际上人字有霸气!
可字也有钩!
而且四字横细竖粗。虽为石刻,力求笔画简洁,但不失秀气。同事提醒我说横细竖粗同时认为有颜体之笔法,但无其韵味,又似有欧体之风,也未明确其体。
我细看其笔画,横起横收皆为小圆角,而“可”字之“口”方方正正,又异于颜柳欧的楷书写法。
我觉得“山”、 “可”中的横笔两头较大,中间渐收,“水”之小横由由外至内渐小,似皆为呈秀气,此亦异于颜柳欧的楷体。“可”之横似有隶书的笔法,一横画内亦有波状粗细变化,两端大,渐向中间小,但无燕尾之上挑,且“山”、“可”横的中线是的水平的这点更异于曹全碑。“水”字之小横向下斜走且由大而小,也呈秀气,同是横,却求变化之美。
大石上时刻字难度大,书法家和雕刻家以楷字为体,力求笔画简洁,横走平直,结构却比颜柳欧更为方正,既有力度,同时又不失秀气,讲究笔画粗细有别,甚至在一横中讲究粗细变化。此四字,或又为精通百家书法的艺术家别出心裁的创造。
――寻热水石刻“山水可人”记
同事早听说热水有石刻“山水可人”可以, 26日决意寻之,我和另一同事当向导。
在山下公路旁已经见到东北面的山上有一大石,向西南,上面有不清晰的四字“山水可人”。开车沿小路靠近,见山下有一灵王庙,读庙之《序》知道庙始于唐佑国大王云游至此,但不知道庙是佑国大国自己建的,还是庙敬奉佑国大王。我怀疑这个佑国大王就是飞来此地,百姓给他建庙的,但序言不好说清楚。
环视庙周围,前在田垌,后是山,山下众多大石显灵气聚于此。
在庙前向山上望,一山顶有一石就是“山水可人”。由于距离问题看清楚。
大家决意找出这四字。乃寻路向上,山路间自然生长的树林阴翳,鸟声上下,特别幽静。
过尽一峰,才知更有一峰。经一人工荔枝林边,仰望,四字较清楚,然似乎四字笔画似看不出来粗细,“可”字不见钩,笔画较直,不事雕饰,似因山顶刻石的原因。
继续寻路绕近石背,不能见字。又拨树木向下,终到巨石的南面,然不见字!想来字是向西南面。
寻路,发现巨石相叠,其间有山洞,进入小山洞,由西南出,站在大石下面,仍不无法仰望大字。乃复入洞从西面出,站在北面的石背后,天啊!大石!石面面很平,南至北应该有七八米宽,但坡度应该50到60度。因为无木头可攀倚,我爬了三分之一,回头看时怀疑脚有些软,为安全起见乃退回石背的安全处。
另一同事用四肢如熊攀而上几至顶,伸头仍不可见字,只见前有人工凿出的几个小方坑,或为雕刻师刻“山水可人”而安装安全设备用,但用手机拍下视频即回。其间我早已经站在适当的位置,以备需要时接应。
此时,另一友已经见险而退,寻路向大石下的西南向,决意读出四字。我们乃尾随而下,至离大石下几十米外的西南面一邓姓墓旁,可仰望得四字。此墓向南,后面与右臂有大石拥护,周围芦苇正白。我们仰望四字,笔画简洁,不见雕饰,字写有力,怀疑“可”不见钩。此角度看,“人”字两脚较为收敛,不能放开,甚觉可能。同事认为是好字,但非上品,可惜没有落款,不知道是否为名家所作。
我和同事议论,这种碑刻难度大,因此笔画求直,尽去雕饰,连“可”的钩皆省,似乎笔画也粗细一致,此亦为一种简洁朴素之美。
我们既然已经看清楚四字,自然寻径下山。我们又至先前的荔枝场处,再次回望山顶,同事再次以高1400W像素的手机拍下四字后经荔枝林下。
晚上,同事用手机细看四字,我大吃了一惊!华为高倍手机效果良好,与我们在现场附近看的迥异!
同事错矣!人字并未收敛!盖因在山下侧面近处仰望,效果失真!实际上人字有霸气!
可字也有钩!
而且四字横细竖粗。虽为石刻,力求笔画简洁,但不失秀气。同事提醒我说横细竖粗同时认为有颜体之笔法,但无其韵味,又似有欧体之风,也未明确其体。
我细看其笔画,横起横收皆为小圆角,而“可”字之“口”方方正正,又异于颜柳欧的楷书写法。
我觉得“山”、 “可”中的横笔两头较大,中间渐收,“水”之小横由由外至内渐小,似皆为呈秀气,此亦异于颜柳欧的楷体。“可”之横似有隶书的笔法,一横画内亦有波状粗细变化,两端大,渐向中间小,但无燕尾之上挑,且“山”、“可”横的中线是的水平的这点更异于曹全碑。“水”字之小横向下斜走且由大而小,也呈秀气,同是横,却求变化之美。
大石上时刻字难度大,书法家和雕刻家以楷字为体,力求笔画简洁,横走平直,结构却比颜柳欧更为方正,既有力度,同时又不失秀气,讲究笔画粗细有别,甚至在一横中讲究粗细变化。此四字,或又为精通百家书法的艺术家别出心裁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