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客家(崖佬)人物---袁崇焕 (1人在浏览)

  英雄

  ---山海长在,长城永存,所以他还在,还在听雨,还会说:臣心如水…

   英雄,哀哉!!!


  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他没有始皇的千秋大业,笑看七国烟灭;没有霸王的别姬自刎,流传千古;没有太宗的文功武治,立史留芳,唉,甚至不如那亡国的后主,起码可以吟唱春江水东去,还有一个瘦金的丹青高手,也可以留下一二。或许,因为他是臣,是一个臣子,是一个大大的愚臣,是一个民族的臣子,也是我们民族的魂,但,更是哭泣的骄傲。

  什么是秋后问斩?什么是磔?一六三零年的北京,中秋已过,月离去了,十六日到了。我不知那天朱雀是否在天,他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来到了西市,人潮的西市。这次他没有骑马,也没有步行,站在那车上,属于他的囚车。一根大柱就在那里,白白的木,没有接他头颅的血盆,有刽子,一样的有刀,但不是往日的鬼头大刀。他不会和那些歹徒死在一柄刀下,或许因为他太懦弱了,那刀太大。

  但苍天啊,为什么不让他一刀了断,热血向天四射,让那头颅在空中划出一个血色的弧线! 他的眼神扫过了人群,如往日统领千军一样的镇定,他看到了什么,是他的将士?仓皇逃窜的努尔哈赤?体如筛糠的崇祯?不,是愤怒的人群,是和他一样流着热血的大明子民。

  刀来了,锋利的刀啊!划过他的头顶,划在那已无发的头顶,水银流入,这只是开始,人群却已雷动。皮,让敌人丧胆的皮,开始剥了。他的躯体再无任何的遮拦,已不需要他的官服、他的戎装、他的囚衣。伟大的躯体面对天地,天开始泣了,鬼神掩面,地无语,默默支撑着他,他的血敲在上面,铮铮有声。刀如蛇,在他的身上游走,中华赋予他的躯体,他还给了他的民族,人群沸腾了,在骂,在叫,在争抢,他的血肉无私的回报了他的血肉同胞。还会有人含泪吗?想哭吗?是他将士?他的义仆?他们会去争抢这零落的将魂吗?把他含在嘴里,评味一下,是匈奴的血还是胡虏的肉?咽下去吧,如人群一样疯狂!吃了吧,如别人一样兴高采烈!把他也留在你的躯体里,让他的血肉激励你去战、去杀、去死、去追随!木红了,从他的脚到他的头,等高的通红,而且还在向上渗透。三天啊,三天的时间够不够,够不够渗到木的顶端?铸就他生命的血剑,直指苍穹,傲对辽西!三十六个更点,三百六十刀,他还会留下什么?他后悔吗?鬼哭神泣,日月无光,他一直在想什么?魂已离身,俯看西市,看到那傲然的头颅最终跌落,山海长城寄于一身!

  山海长在,长城永存,所以他还在,还在听雨,还会说:臣心如水。

  那年他四十六岁,走完了辉煌的一生。生有何欢,死亦何悲?

  袁大人,袁督师,袁大将军,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氏。一六三零年八月十六日被凌迟,生剐三日而死。死时百姓均以为其投敌卖国,万人观刑,抢啖其肉。在他死后的一百五十年里,始终蒙冤,至清乾隆年间从修明史,清朝才大白真相于天下。更为可敬的是,当时袁督师的义仆佘氏,冒满门死的危险偷回袁大人的头颅安葬,并严令后人不得做官,为其守墓,从此下传十七代至今已三百七十年,其墓屡毁屡修,从无间断。

  袁崇焕是我最敬佩的人,我向往有一天可以像他一样死去。
 

附件

  • !!有明袁大将军.jpg
    !!有明袁大将军.jpg
    7.7 KB · 查看: 186
  小说《凌迟》

  极度悲惨的画面恍如重现眼前,不知作家周实在创作本文的时候是否流泪?表现力胜似陈前身名磔或脔割 ,俗称零刀碎剐、千刀万剐。凌迟本意为“丘陵之势渐慢”,引伸为死刑名称是指“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


  “剐了他!剐了他!剐了他!”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中,他被押上了行刑台。 

  “大内奸!大反贼!大骗子!”他被绑到了行刑柱上。行刑柱上有一铁环,正好系住他披散的长发,使他不能埋首于胸,只能将脸朝向众人。法场上一片义愤填膺,闪烁着千万仇恨的眼睛。

  自从后金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名正式攻明,朝廷在辽东接连失败,主辽封疆大臣被杀,他袁崇焕不是第一人。天启初年(1621)处死了辽东巡抚李维翰。天启二年(1622),广宁失守,丧失辽东,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并论死罪,熊廷弼于天启五年(1625)八月弃市传首九边,王化贞于崇祯初年(1628)伏法。崇祯二年(1629)曾任辽东巡抚的杨镐也由于万历末年兵败斩首。但,处以凌迟极刑的,他袁崇焕却是第一人!

  “剐了他!剐了他!剐了他!”吼声似浪涌了过来。

  “大内奸!大反贼!大骗子!”目光如箭射了过来。

  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皇上居然如此糊涂,轻易就中了离间之计。天启帝崩,崇祯即位,降旨授他兵部尚书,督师蓟辽,他就将五年复辽战略向皇上一一说了个明白。他记得自己是这样说的,他说:“今日恢复辽东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驾驭边臣与朝臣方法相异。军中可惊可疑之事颇多,愿皇上以成败考察愚臣,不必拘泥一言一行之小蔽。事任益重,招怨必多,有利于封疆守土之大计,皆不利于守土之臣。况且东虏亦可以离间之计陷害守土边臣,故封疆边臣实在难为。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分疑惧,但其中危险,不敢不告。”皇上当时何种态度?简直就是完全理解!简直就是满口答应!然而,时间刚过一年,他就不分青红皂白,不听他的任何申辩,翻脸定他通敌议和,诛杀大将,引贼逼京,毫不留情将他下狱,关入死牢整整一年!现又将他提出死牢,要将他凌迟处死了!

  “剐了他!剐了他!剐了他!”“大内奸!大反贼!大骗子!”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中,第一刀应声落了下来。

  刀尖从他的前额右边沿发际一直划至左边,然后朝眉梢左一直下,再移至右边又一直下,再移至左边沿切口一挑,整整一块前额头皮就血淋淋地耷拉下来,盖住了他的无奈的双眼。

  他眼前一片黑里透红,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眼不见为净,他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连半个月,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秋天仿佛一夜来临。白昼明显天天变短。树叶也在转黄萎落。即使出太阳,阳光也似月色朦胧。今日却是一反常态,天空突然露出了新蓝,太阳也像擦干净了,变得亮亮堂堂的。太阳亮堂了,他的死期就到了。

  按照八刀法,实行凌迟刑,头面先一刀,手脚后四刀,再胸腹两刀,再枭首一刀,接下来不是割他的手,就是要割他的脚了。然而,刀尖落下来,不是他的手,也不是他的脚,而是他的两只耳朵。刽子手提起他的耳朵,刀口沙地往下一拉,他还来不及感到痛,耳根就只剩两个洞了。

  两个血糊糊的洞。

  人声顿时小了下去,好似大海退潮一样。

  耳不听为静,他想,也好。

  行刑台前的案板上生出了两只肉蘑菇,那是他曾经拥有的耳朵。

  案板是整块樟木制成,就像绑他的木柱一样,虽经常年雨淋日晒,纵使无数泪渍血淤,已经看不出半点本色,却仍有清香阵阵溢出。

  世间就是有点奇怪,聪明人才会见怪不怪。

  他当然不是聪明人,事实已经说明这点!俗话说只有旁观者清,现在,他这个将死的人,能不能算是旁观者呢?他真想当一个旁观者!为什么有些人身居高位,肩负重任,还可以做一个旁观者,而他却始终做不到呢?真的是前世命中注定?注定他当千刀万剐?不但千刀万剐肉体,而且千刀万剐灵魂!为了保全自己的灵魂,他曾抗拒了多少诱惑?后金曾给他多少许诺!如果他真通敌议和,真可以做一个大大的反贼,与后金铁骑共打天下,享尽世间荣华富贵!但,现在看来,所有的努力全都像银子丢进了水里,不,更像打仗全军覆灭!他还是戴上了反贼的帽子!这帽子将使他的灵魂永生永世不得安宁,永生永世被人肢解,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又有一刀割了下来,刀锋划过鼻子,动作那么轻盈,连胡须都没挨一挨。他只觉得自己的鲜血,晶莹得酒一样的鲜血,一涌而出,顺着胡须,滴落到了行刑台上,沁入油黑的木头缝里,就像那日他借口阅兵,叫毛文龙血溅双岛一样。

  那血真像烈酒一般从毛文龙的颈根底部咕噜咕噜地冒了出来。

  诛杀毛文龙是皇上定他的第二条罪名。

  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诛杀毛文龙,他有私心吗?是为了向后金献媚吗?不!毛文龙其人,人无雄才,拥兵自重,不听调遣。镇守东江,出战后金,战辄败绩。手下民多兵少,设将校千余人,多是自己子孙亲属,并妄称有兵十万,冒领军饷,侵偷军粮。此人不杀,无以整顿辽东兵事!此人不杀,辽东各将难免不会各自为阵!前辈李成梁不杀努尔哈赤,不正是辽东兵祸之源吗?斩杀毛文龙的次日,他曾到毛文龙灵前哭奠:“昨日斩汝,乃是朝廷大法。今日祭汝,出于僚友私情。”人在疆场,身不由己,此话确是出自真心。

  他的前胸已削得溜平,两个乳头和凸起的胸肌已切碎丢到案板之上。

  为何还不割断四肢?四肢割断了,血流加快了,他也就能快点解脱了。

  想想,一年前,他率精兵,星夜奔驰,赶来救援这座城市,现在只望能快点离开,无论什么方式离开,就这样零刀碎剐也行!

  皇太极真是一代枭雄,远胜其父努尔哈赤!辽东防线无机可乘,就绕道蒙古偷袭入关,从喜峰口直逼北京城下。

  他想着他的那些士兵,那些朴实的辽东士兵,他们从未进过城市,从未在城市里生活过。他们在严寒里挨冻,被烈日晒烤,像憔悴的野狼一样同强大的敌人搏斗,直至被敌人刺穿胸膛打断背脊削掉头颅,直至草根长入他们的肋骨,草浪在他们头上起伏。

  想着那些死去的士兵,他即使将尘世看了个透,心底也透出一股凄凉。面对实力强大的敌人,如果真能赢得和谈,又有什么不好呢?自从辽东兵祸以来,双方都有无数的生命毁灭在这场战争之中,双方都有无数的家庭生活在无比痛苦之中!

  他直觉得自己的鲜血正在一点一滴地渗出,然后又像落地的水银十分迅速地聚到一起,流向城外,涌向辽东,与所有倒下士兵的鲜血无声无息地融在一起。

  城外,原野一片萧杀。

  辽东,已是冰天雪地。

  刀尖从左臂转到了右臂,正鱼鳞般地自上而下,雕出一朵一朵的花来。

  尽拣非要紧处下刀,这家伙耐心非常之好!他的嘴唇动了动,像要张开来说话,却又没有一点声音。

  刽子手最为佩服的就是这号铮铮硬汉!但,割了已快半日了,一点声响也没有,他也难免有点吃惊。他不由自主地停住刀,看了看血肉模糊的躯体:袁爷就这样死掉了么?骨未露,人先死!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刽子手惊慌地弯下腰,仔细地看了看袁爷的嘴唇,又用手小心地戳了戳,袁爷的嘴唇动了动,这回他可看清了。

  他最讨厌吓瘫的死囚,瘫得就像一团棉絮。割棉絮当然是乏味的。

  刀尖继续在筋脉间游动,血肉化作残屑纷飞。

  刽子手蹲下收拢碎肉,啪地甩到了案板之上。

  现在,谁还能够想象,就是这案板之上的碎肉曾将横扫千军的劲敌努尔哈赤横扫马下,曾像一座铜墙铁壁阻挡过皇太极的精兵!

  他还是太好大喜功了!他竟妄想五年复辽!他总是不能以平常之心去对待不平常的事情!再说这个世界上果真有不平常的事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改朝换代亦是平常。在很多很多人的眼里,这是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他为什么就不明白?今日死到临头了,想来应该是明白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此刻有机会,又让他去督师辽东,他会不会无动于衷呢?扪心自问,他不敢保证!

  天启七年(1627),阉党专政,他被迫辞官回归乡里,曾一度决心遁入空门,归隐浩浩的罗浮山野。然而,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皇上一降圣旨,授他全权督师辽东,他就义无反顾了!他无论如何舍不了辽东!他生是辽东人,死是辽东鬼!辽东就是他的宿命!关于这一点,他想得很明白,曾经有过一段自白:“余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驽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余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也!”亡命之徒,命当该剐。

  两臂肌肉割完了,接下来该剐下身了。

  刀尖顺势往下一拉,腰带弹簧般地散开,血浆的长裤挂着肉汁沉重地落在了行刑台上。

  又顺手将臀部翻了过来,这是最好走刀的地方,助手捧着竹筐接肉,痛快得好似削面一般。

  很快,削到了脚后跟。

  白骨在血水下半现半隐,柱子上挂着个血葫芦。

  刽子手叹口气,转过头,眼光瞟向台左边。

  台左边坐着监刑官。

  监刑官慢慢站起身,走过来,看了看,又转过头去望了望,立即就有一个士兵飞快地提来一桶水,哗地冲在血葫芦上。

  白骨清晰地露了出来。

  监刑官毫无表情地用指甲揭起前额头皮,眼珠子仍在轱辘转动。骨已露,人未死,很好,很好。

  监刑官默默地点点头,刽子手上前就是一刀,生殖器连根剜了下来。

  监刑官又默默地点点头,刽子手上前又是一刀,肠子面条一样流出,腥热地摊在行刑台上。

  监刑官再默默地点点头,刽子手换过一把大刀,一连四下,嚓嚓嚓嚓,手足齐斩斩地剁下。

  最后就是心脏了,不用监刑官再点头,已经挑在刀尖上。

  法场上一片鸦雀无声,仿佛突然空无一人。

  人死真是十分简单,复杂的是为什么。

  监刑官又揭起前额头皮,眼珠子已经黯淡无光。

  血,仍在沁入木头缝里,再从木头缝里滴下,溅开在扬起的灰尘里。

  死是喑哑的,能够表述它的语言还在非常遥远的地方。

  远方,一片落叶在飘。
 

附件

  • !!别了,大明江山.jpg
    !!别了,大明江山.jpg
    4.9 KB · 查看: 164
读《袁崇焕传》

□ 刘起


《正说清朝十二帝》的作者、北京社会科学院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近日又推出力作《袁崇焕传》,该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笔者有幸先睹,点滴感悟,直述如下。
袁崇焕生前虽屡建奇勋,为国守土、为民守家,却因阉宦构陷、后金设间、崇祯偏信,以至含冤磔死。而当时京都百姓不明真相,纷纷以袁崇焕为“引狼入室”之叛逆行为,大加唾骂,甚至据传有食其肉者。袁崇焕实在是冤死、惨死!袁崇焕之死,可谓千古奇冤。

袁崇焕故去14年后,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移鼎燕京,而后中原底定,山河一统。袁崇焕故去150年后,才由清乾隆帝澄清真相,予以平反。袁崇焕生前之辱由清始,身后之荣亦由清始。历史开了一个玩笑,既令时人自误,亦令后人悔悟。但英雄已逝,江山易代,世人也只能空抛热泪,祭祀忠魂。

《袁崇焕传》叙述袁崇焕46年的人生,包括他的家庭身世、青年时代、投笔从戎、营筑宁远,宁锦大捷、督师蓟辽、保卫京师、含冤磔死及其诗文著述等14章、28节。《袁崇焕传》沿着袁督师的人生轨迹一路写来,或洒脱、或艰辛、或徘徊、或激昂、或沉重、或悲壮。战场旧址,城楼炮台、墨迹遗容、诗词歌赋等等,张张图片无一不把读者带回昔日时空,沉浸其中,与英雄面对面,一起呼吸当年的空气。

书中阐述了袁崇焕的精神。爱国爱民、勇敢拼搏、积极创新、清廉为官。袁崇焕为官廉洁,每年经手上百万的粮饷,不贪分文。他的父亲死后,没有盘缠回家办丧事,全靠同事、朋友捐助;死后抄家,《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袁崇焕死,藉其家产,“家亦无余货”。查继佐在《罪惟录・袁崇焕传》中说:“此臣作县官,不入一钱” 袁崇焕和岳飞一样,都能做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既是天下文官的楷模,也是天下武官的楷模。

《袁崇焕传》一书文章尽处意犹存,一代英雄,千古垂青!
 
向袁大将军致敬。。。。。。!
 
Cindy...........
 
袁督师是真正可以称之为脊梁的人------辽东的脊梁、明朝的脊梁、华夏的脊梁!当年崇祯杀害袁督师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他杀掉的不止是一个袁督师,被杀死的还有大明几百年的基业、还有世界第一的名次、还有汉家几千年的文明精华!
与袁督师的忠相辉映的是为他守墓佘氏一门17代义士。360多年来,佘氏一门坚守祖宗遗训,不当清朝的官,安于平淡,为督师守墓直到现在。在这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过度,为了大义坚守信念几百年不动摇。义士之名,佘家列代当之无愧!
 
王乐天所说的佘奶奶,就是374年前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掩埋袁崇焕遗骨的佘姓义士的第17代孙女佘幼芝。佘义士埋葬袁崇焕后,庐墓而居,并遗训子孙世代为袁督师守墓。三百多年来,佘氏家族恪守祖训,不敢有违。文革期间,袁墓袁祠受到破坏。。。。


一代人可以做到,但17代都能做到,是人世间伟大的奇迹!!!袁督师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流泪!
 
新收集到有资料,感人!!

大将军走上刑场之后――袁崇焕和他的守墓人

■光明日报 蓝洁


“苦守陵园三百载,谁知我代心中情”佘氏一门17代为袁崇焕守墓370年的感人故事。

  阴历八月十六,正是秋高气爽时节。可是,京城却是一派肃杀的气氛。一辆囚车缓慢地驶向刑场,囚笼里是一位犯有“通敌罪”的大将军――袁崇焕。
  这是380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10万多个日日夜夜过去。而今还是有人知道袁崇焕。是因为这位大将军的可敬,还是由于相关历史人物的可耻、可憎?抑或是我们民族忠奸斗争怪圈的可叹?
  历史的惊人之处会不断闪现。可历史就是历史。人死了,就成了历史。历史上所有的人都有一死。但死的原因与形式却千奇百怪,死后给后来人留下的记载,也是或有或无,或褒或贬,不尽相同。但是,多数人是死后无声无息,永不再现。
  明将袁崇焕惨烈含冤屈死为世人所痛。可你知道冒着灭绝九族之罪掩埋壮士遗骨的人是谁吗?宋代佘老太君是为国明义尽忠的楷模,可你知道为一个义字守墓17代的另一门佘氏子孙吗?现如今人们不再讲尽忠尽义,甚至也很少听到真正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举,打爹骂娘的不孝子孙时有报道,为个人利益与得失出卖朋友、出卖友情的不义之徒时有耳闻。难道忠贞、仗义真的就不再有了吗?当《中华儿女》的总编告诉我北京有一户人家17代为袁崇焕守墓的义举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顶着暮春霏霏细雨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她的家。
  走进东花市斜街52号一个拥挤的大杂院,敲响屋门,想象着就要见到一路上描绘了不知多少遍的义士的形象,我不免有些激动。门开了,一个面容苍白瘦削的女人热情地将我让门,这位苍白的脸上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女人告诉我,她就是余幼芝。呵!这就是佘幼芝,我紧紧地握住她冰冷无力的手。――她就是传说中义士的后代,一个极为普通的孱弱女子。
  先祖冒着杀身之祸,抱回了袁崇焕的人头,从此佘家世代开始了为袁崇焕守墓的漫漫长路
  佘幼芝的祖籍是广东顺德,可那是300多年前了。从1630年起佘家就再也没有回过他们的祖籍,到如今已经整整17代了。17代子孙无言地守着袁崇焕将军的遗骨,守着中华古国的忠义。
  在北京59中学操场的东南角有一座半人多高的青砖围墙,围墙呈前方后圆,在佘幼芝与她爱人焦老师的带领下,我走进了围墙。眼前是一大一小两座墓碑,碑后面是一大一小两座呈馒头状的圆坟碑上刻着:有明袁大将军墓,那苍劲有力的碑文告诉我这就是袁崇焕的墓。佘幼芝指着旁边一座小的墓告诉我,这是她先祖的墓。问起佘幼芝先祖的名字,她却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近前细细地抚摸着她先祖的墓碑,我正惊异怎么碑上没有字,佘幼芝告诉我说:碑上的字在“文革”中被毁了。望着眼前一忠一义的两座墓碑,荣辱得失、功名利禄顷刻间飞逝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怀的崇敬。
  1630年明朝大将军袁崇焕遭陷害被处以凌迟,身体被一刀刀斩碎。示众的旗杆上,只剩下一颗头,一双不瞑目怒向青天。
 袁崇焕的罪名是通敌谋反,替他掩埋尸骨是灭门九族的大罪。先祖是将军身边的谋士,功夫也很深,他深知大将军受了天大的冤枉。就在袁崇焕被害的当天晚上,他来到刑场,去盗将军的头。要说是老天也有眼,本来处死袁崇焕那天是阴历的八月十六,一轮明月照得大地一片雪亮。就在先祖急得没法下手的时候,月亮忽然被一片浓云遮住,而且刮起了大风,先祖飞身上杆将旗杆上的人头摘了下来。出不去城,先祖只好抱着人头回了家,埋在了自家的后院里。怕引来杀身之祸,他将自家的园子辟为广东义园,从此辞去官职,在家隐姓埋名,终日里守着这座无碑坟。早上洒扫,夜晚上香。每到袁大将军的生辰、忌日就供上鲜花、香果,对着地下的将军诉说着心中的悲愤。
  官儿是不能做了,也不好再在外面抛头露面,生活也没了来源。好在广渠门外和右安门外还有几亩薄田,秋天院子里几棵枣树上的枣熟了,打下来换些油盐,一家人勉强度日。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先祖领着一家人默默地守着袁大将军的坟,满想着有朝一日能有人为袁大将军洗雪了这天大的冤情。可谁知等了14年,等来了清军入关,明朝垮台。望着满街的大辫子兵,一家人的脸色更阴沉了。想到袁大将军的忠心报国,想到袁将军身后无子,先祖下定了决心永远守在袁大将军身边。
  转眼先祖已近百年,临终前他将家人叫到身边,昏花的老眼满是泪水,他对家人说:死后将我理在袁大将军身旁,永远与大将军为伴,佘家子孙从此不许做官,不许回南方家,要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
  先祖去世之后,家人按照他的要求将他埋在了袁崇焕的身旁。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家中无人再提起先祖的名字,他的名字也和他一同埋在了地下。
  从此,佘家世代遵照先人遗训,开始了为袁崇焕守墓的漫漫长路。
  说起来佘家人与袁崇焕本无亲无故,佘家先祖也只是袁崇焕帐下的一个谋士。可他们敬佩袁崇焕的报国忠心,他们心甘情愿地以一个后生晚辈的身份在将军坟前尽忠尽孝。
 佘幼芝问母亲,我们都是人,怎么先祖是块石头?毛泽东的一封信使袁崇焕的墓得到了保护。
  一朝沉冤,百年遗恨。漫漫的黄沙可以掩埋逝去的岁月,却抹不掉历史的真相。蒙尘的历史终于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冤情在155年后终于得到了昭雪。当人们要为袁崇焕大将军修坟立碑时,才想起不知袁崇焕的遗骨在什么地方,隐姓埋名了150多年的佘家后代,讲出了当年先祖盗头守墓的义举。人们问起佘谋士的名字,可惜佘家的后人却没人知道。
  正邪自古同冰联,毁誉于今辨伪真。人们敬重袁崇焕的精忠报国,更敬重佘家代代为将军守墓的义举,从此称佘家先祖为佘义士。
  民国初年由康有为出面,京城各界商号、钱庄感叹袁大将军的忠心报国,感叹佘家的仗义之举,纷纷解囊,在墓地旁建立了袁崇焕祠。
  佘氏一门仍旧谨遵祖训代代与墓碑祠堂为伴,尽管生活日渐艰难,却始终矢志不渝地守护着袁大将军和他们先祖的英魂。
  说起来也怪,自打先祖立下遗训起,佘家竟是代代单传。本来到了佘幼芝这一代真可以说得上是人丁兴旺:佘幼芝行九,上有6个哥哥两个姐姐。可好好的一大堆孩子说没就一个一个地没了,更邪乎的是同一天里竟死了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人。活下来的就剩下佘幼芝一个。这守墓的担子也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佘幼芝自小就爱听大人说话。她听到父亲和伯父管先祖叫谋士。因为父亲有口音,她错听成了“磨石”。她好奇地跑去问妈妈什么是“磨石”?妈妈告诉她磨石就是磨刀石。她纳闷了,我们都是人,怎么先祖是块石头?后来她知道了先祖是位谋士。也知道了院子里两块墓碑的来历。
  从那时起,佘幼芝从父亲和伯父的嘴里知道了不少关于袁崇焕的故事。
  佘幼芝9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父亲的死使本来就拮据的日子更如雪上加霜。靠着妈妈给人做针线活儿勉强维持着娘俩的日子。尽管日子过得苦,可一到傍晚,伯父总是带着幼芝和堂姐来到袁崇焕和先祖的墓碑前,春天拔去地上的野草,秋天扫去地上的落叶。无论冬夏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情景在小幼芝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952年北京市政府要对内城进行改造,准备将内城的坟迁出城外。佘幼芝的伯父听到这个消息,情急之下找到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恳请他们想办法。4位民主人士联名上书毛泽东,请求对袁墓进行保护。忠臣义士人人敬仰,毛泽东也不例外。两天后毛泽东回信亲自过问此事。袁崇焕的墓碑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对墓碑和祠堂进行了修葺。
  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深深地鼓舞了佘家,对守护袁墓愈发忠心不改。
  这时的袁崇焕墓地左右树木成荫,祠堂内肃穆庄严。每逢清明,一些广东籍的军人和文人墨客就相继来到这里。到了这天往往一大早就会有一辆轧道车隆隆地开来,先把黄土道轧平,然后再在上面一遍一遍地洒上清水,跟着就戒严了。等到下午3点钟过后戒严的人散了,小幼芝走进祠堂就会看见高高的供桌上摆放着一盘盘的水果和鲜花。有一年也是清明节,幼芝听说周恩来也来祭拜袁大将军了,虽说没有亲眼看见,可她的心里还是激动极了。这以后她还听说国母宋庆龄也来过。这时的袁墓与袁祠是最为鼎盛的时期。在佘幼芝的心里升起的还不仅仅是崇敬,还有民族的大义与忠贞,这是心中不可亵渎的神明。余幼芝很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
  可谁想象得到,这体现着忠义的精神圣地竟会在某一天被破坏得一片狼藉。
  “文革”中袁崇焕的墓被作为“四旧”推倒了,望着凄凉的景象,佘幼芝流下了眼泪。
  “文革”的烟云不可阻挡地遮住了头上的一片蓝天,一群无知与盲动的红卫兵冲进堂,不容分说拉倒了墓碑,拉下了牌匾。看着眼前一片狼藉,佘家的人胆战心惊,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而后,不知从哪里传来谣言说袁崇焕的头是黄金做的,这还了得,于是一场空前的掘墓开始了。墓地被挖开了近一丈深,可谁也没有看见传说中的黄金头。临走红卫兵宣布袁墓是“四旧”,是“封、资、修”,一句话宣判了它的死刑。
 直到现在说起当年推倒袁大将军墓碑的事,佘幼芝仍然有些激动。当时的佘幼芝正生小孩儿在婆家坐月子,也听说红卫兵满世界破“四旧”的事儿,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袁崇焕的墓和祠堂也成了“四旧”。等她满月回到家里,叔伯嫂子忙不迭地进了她的屋:幼芝啊,不好了,后院的墓碑和祠堂都给破坏了。佘幼芝吓了一跳,她拖着虚弱的身子,赶忙就往墓地跑。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墓碑没了,坟平了,碑前的石桌也不知去向,两道围墙被拆,通向墓地的通道也给封死了,墓地上一片凄凉。看着十几代人用心血苦守的墓地成了这个样儿,佘幼芝说不清是气还是怒,禁不住浑身哆嗦。她使劲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儿来。
  红卫兵走了,可践踏还在继续,祠堂里的石刻、楹联有的被人拿走,有的用洋灰抹进了砖墙。一家家无房户搬了进来,一间间小厨房盖了起来。从此祠堂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庄严肃穆,成了拥挤嘈杂的大杂院。
  佘幼芝一家被迫搬进了原来养羊的羊圈。曾经是羊圈,所以就与一般的民房不同2.5米宽、不足4米长的屋子只有10平方米的样子。房子一头高一头低,一边儿大,一边儿小。整个屋子看起来就像一口棺材。窗户还特别高,得跳着脚儿才能看见外头。屋子的地面比外边矮好些,人进了门儿得往下走,就跟进了一个大坑差不多。每到下雨的时候,雨水不停地往里灌,得不住手儿地往外淘水。就甭提那屋里有多潮了,连床上的毯子都长了白毛。
  有史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冤案的国家,数不胜数的忠臣死在奸佞小人的谗言之下。可唯有袁崇焕的死最让人惊心动魄。佘幼芝眼前时常闪现着袁崇焕含冤惨死的情景。
  袁大将军死得太惨了。说这话的余幼芝眼中闪动着亮光。现在的人没有几个知道什么叫寸磔,那是用刀子一刀一刀活活地把人给割死,袁崇焕受的就是这种刑。
  大将军死得太惨了。那些日子,每当深夜佘幼芝想到这儿,心里就紧缩成一团。私下里她时常跟丈夫叨唠这事。她的丈夫是一位小学教师,人老实厚道。看着眼下“文革”闹成了这样,国家领导人都被赶下了台,你一个袁崇焕的墓谁还敢说长道短。听着幼芝的叨唠,丈夫也只能劝她,别的又能说什么呢?
  墓是没法儿扫了,难道佘家十几代人苦心苦守的义举也这么付之东流了吗?两个人谁心里都没底,这要闹到什么时候才算一站呢?
  为了袁墓的重新修复,佘幼芝付出了很多。苍天不负苦心人,1992年袁崇焕的墓碑终于在原址上耸立起来。
  天终于晴了。佘幼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跟丈夫商量要去找有关的人把袁崇焕的墓碑再立起来。想着容易,可具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她开始找有关的人员,市政府、市政协、全国政协、中宣部、市文物局、区文物局……所有她认为有关的地方她都去找了。那时候她还在上班,可这些都是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星期日都休息,幼芝下班了人家也下班了,怎么办?没办法只好请假。有人说她:你可真傻,别人请假都是为活人,你可好,为死人,为死人谁给你开工资?

  为了墓地的重新修复,星期天幼芝顾不上家里该做的家务,与丈夫一块儿给上级部门写材料。每一份材料都是丈夫一笔笔地写,她一笔笔地抄,然后再分别寄给有关的人士。十几年里她写的上访材料竟有厚厚的16本之多。
  那时幼芝一家4口人,幼芝每月只有35元的工资,而丈夫也不过才37元,每月还要寄给婆婆5元。日子过的很紧,可她仍然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里挤钱买纸,寄材料。
  这年亚运会要在北京召开,据传香港袁氏宗亲也要来北京。佘幼芝听了这个消息急了,她不顾正因关节炎住院,求丈夫用自行车驮着又上了文物局。见了文物局领导就说:袁大将军的后人要来了,我们跟人家说什么?那一次她可真急了。
  有不少好心人看她跑得这样苦,这样累,就劝她:算了吧,这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干吗这么上心?她说,别人家留给后代的是金银财宝,房子、土地,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是守基。把爱国、爱民的民族气节继承下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一股子倔劲儿。
  一次,病中的佘幼芝与丈夫路。过王府井的“八面槽”,丈夫看她睑色发青。直出汗,就说:你一上午没吃东西,可能饿了,你坐在这儿我去给你买点儿吃的。谁知就让单位的同事看见了,人家认为她住院还逛大街,回单位就报告了领导。第二天领导把她找去跟她谈话。她想不通了,觉得委屈:自己不是去逛街,是去为国家办事,楞是这么没人理解。这回她哭了,哭着哭着她又一把抹去眼泪,她想:不知者不怪,将来大家总会理的。
  像这样误会她的事太多了,为了让袁崇焕的墓早日修复,她不知听了多少讽刺的话,看了多少白眼。有人说她:你一个看坟的整天瞎折腾什么?她板着脸认真地说:我们不是看坟的。看坟的是雇佣关系,雇主要给看坟的人钱,可我们不是别人雇的,没人雇我们,也没人给我们钱。
  就是凭着这股倔劲儿,本来不大理解她的丈夫和孩子也逐渐和她想到了一块儿了。1990年,那还是她的小儿子焦平上中学的时候,一天,他与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在59中学踢球,休息的时候,焦平看见曾是袁崇焕墓地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废墟,便用自己稚嫩的笔写下一首小诗:独守义园思袁祖,勇镇宁锦慑贼胆。大破后金敌百万,身前功名身后传。应当说这不是一首完美的诗,可却说明了袁崇焕的故事已经从妈妈的嘴里,深深地印进了这个仅有14岁的少年的心里。
  “文革”之后佘幼芝的堂兄搬走了,她也有几次搬家的机会。可墓没有修复,佘幼芝说什么也不搬家,为此爱人与她生了气。她对爱人说:袁大将军的墓没修起来,我不能走。余家为袁将军守墓已经17代了,要是在我的手里把袁大将军的墓给丢了,我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人。几次搬家的机会就这样让她给错过了。
  为了坚定重修袁墓的决心她曾发下誓言:不修复袁墓就不剪头发。真是这样,直到1992年碑立起来以后,佘幼芝才剪掉已有了些许白发的长长的发辫。
  是的,佘家代代守墓完全是自觉自愿,没人给他们钱,甚至没人给他们任何一点儿报酬,这完全是忠义之举,它来自中华古国的精神,来自佘家17代367年的耿耿忠心。
  这比起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比起那些向耿耿忠心的朋友射去黑箭的小人,佘家的忠孝节义该是让人多么为之扼腕,让人多么为之肃然起敬啊?
  苍天不负苦心人。在她的努力下,在市政协秘书蒋建国、市政协委员王灿炽、公方治和市提案办公室李任曹玉华等人的大力相助下,1992年袁崇焕的墓碑终于在原址上又耸立起来了。
  这不是一般的墓碑,它代表着国人的精神,它凝聚着国人的大明大义。
  1992年4月4日,袁大将军的墓碑重新在原址上耸立起来的那天,市政协副主席甘英来了,市里的领导来了,全国政协的领导来了,文物局的领导来了。一大一小两座墓前立着遗失了26年的墓碑。面对袁大将军的墓碑和先祖那座没有了任何印记凹凸不平的墓碑,佘幼芝长跪相拜,双泪长流。一双儿女恭恭敬敬地肃立在袁崇焕与佘家先祖的墓地前,当懂事的女儿伸手搀起母亲的时候,她对佘幼芝说:妈妈您真不容易。佘幼芝的眼睛再一次被泪水模糊了。
  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佘幼芝像她的先人们一样,秉承着先祖的遗训日日来打扫墓地,看着她天天不落地来扫墓,有人问她:文物局给你多少钱?佘幼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您说呢?”其实本来文物局是要雇人来扫墓的,让幼芝给拦下了,她对文物局的领导说:不用清人了,为修墓国家已经花了近5万,再请人扫墓又得花钱,还是让我来扫吧,可以给国家省下点钱。文物局的领导要给她钱。她也拒绝了:我不能要,当年先祖为了保护袁大将军的头不怕舍去身家性命,为了什么呢?
  是的,这不是几个钱可以做到的事,整整17代人,历经了367年的风风雨雨,这里融汇着佘家对忠臣的敬仰,融汇着一腔爱国之情,融汇着一个大写的义字。
  要说这些年,为修墓的事儿不仅占去了余幼芝大部分时间,而且还用去她不少花费。她的家并不富裕,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的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可虽说这样她还常拿着不多的一点儿去帮助别人。
  一个经常跟佘幼芝借钱的同事有一次到她家来串门,看到她家里这么困难,哭了,拉着幼芝的手说:我真没想到你们家生活这么困难。我一定想办法把钱还给你。”
  她的热心肠也是一般人没法比的。院儿里有一位寡妇带着3个孩子,有一次这寡妇生了病,佘幼芝一大早跑到医院去给她挂号。把她送到医院后,放下自己的两个孩子不管,去照顾寡妇的3个孩子。
  无论是同事,同院,还是大街上不认识的人,谁有了困难她都愿意帮忙。
  这不重钱财,这古道热肠,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她自幼的家庭环境,父亲和伯父身上那种文人的儒雅之气时时给她以熏陶。父亲常说:静坐常思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几年也常有海外的华人寄钱给佘幼芝。她从不为自己和家里动用一分钱。她有一个账本,那上面记载着每一笔钱的来源和支出,她将这钱做为袁墓的基金。到了清明和袁崇焕的生辰、忌日和一些纪念日,她就代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人士、袁氏后代买上供品,代他们祭奠。
  这两年祭拜袁氏墓碑的人更多了,有的海外人士下了飞机顾不上安置住处,就先来祭拜袁崇焕大将军的墓。这之中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人进门后,一下子扑倒在墓碑前长脆不起,问他们都是谁,他们只说是袁氏子孙。
  现在佘幼芝还在到处呼吁修复袁祠,我问她为的是什么?她抬起激动得微微有些发颤的手抿了抿头发说:应该让忠义代代流传下去。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光: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太差了,我要和时间赛跑,要在最后的几年里完成修复袁祠的心愿。
  也许你会问:佘家17代、三百六十多年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守墓修墓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位袁崇焕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且拂去历史的尘沙。翻开明末记载中那沉重的一页。
  宁远大使、宁锦大捷……袁崇焕百战百胜。百战百胜的将军没有战死疆场,却死于小人的谗言
  明末天启年间战乱纷争,被熹宗朱由校宠用的他的乳母与同伙宦官魏忠贤操纵政治,残杀忠良,形成了一股腐朽的政治势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后金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不仅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而且向着明廷在关外的守军频频进犯,所到之处明军闻风而逃。1622年努尔哈赤的战刀指向了关内的明廷。
  这一年38岁的袁崇焕以其胆识与军事才能,由福建邵武县令升任兵部主事。这时许多朝臣主张放弃关外,只守山海关。袁崇焕并不争辩,而是只身一人出了关。正当朝内失去袁主事踪影、家人亦不知去向的时候,袁崇焕又从关外回到了京都。他带着详细查阅的地形和实际战况,上书朝廷: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他认为:坚守宁远,守关外以卫关内。
  同年9月袁崇焕来到宁远,他与将士同甘共苦,加固城墙,安抚民众。以宁远为据点逐渐扩展,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几乎收复了辽河以西的全部失地。
  1626年金兵渡过辽河再次发起攻势。魏忠贤的党羽高第撤走了关外所有守军,袁崇焕拒不撤军仅以万余人坚守宁远,很快,宁远成了一座孤城。
  金兵直逼城下,袁崇焕与众将上刺血为书,誓死固守。战火中袁崇焕肩臂受伤,鲜血染红了战袍,将士劝他下城,他厉声道:区区宁远,中国存亡系之,失此不守,数年后吾族皆左衽矣。说完撕下战袍裹住伤口,继续指挥。此时正值严冬,袁崇焕被血染红的战袍很快与胳膊冻在了一起。主帅誓死抗敌,将士们争失效命,三天三夜杀得金兵尸相遍野。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闻名遐迩的“宁远大捷”。
  京城官员闻讯膛目结舌,继尔拍手相庆。此次战役中努尔哈赤身受重伤,回首几十年的累累战绩,他不禁仰天长叹:我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
  一声无可奈何的哀叹结束了一代天骄的历史,不久努尔哈赤病逝。
  1626年,42岁的袁崇焕被朝廷授为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
  1627年皇太极率兵进攻,袁崇焕指挥了一场更大的战役“宁锦大捷”。正当袁崇焕在关外浴血奋战,本该在大捷之后得到嘉奖的时候,却由于魏忠贤党羽捏造谎言,遭到了免职的处理。
  1627年8月熹宗死,崇祯继位。之后再度起用袁崇焕,授兵部尚书兼副都御使,督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治国兴邦的良才。他一上任便提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
  好一个谋国安邦的良将!孰料正当袁崇焕以一片精诚,图忠心报国之时,远在北国的皇太极与他的谋士暗暗定下了两条计,一是声东击西,避开袁崇焕。二是反奸计,除掉袁崇焕。
  1629年金兵避开宁远,绕道古北口,直围北京。
  敌兵已放出谣言说袁崇焕要勾结金兵入京夺位。面对着回师护京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不回京则大明将亡的局面。袁崇焕心如火焚,他咬紧牙关义无返顾地率飞骑军星夜疾驰,先于金兵3日到达北京。待金兵到京发现袁字大旗高高飘扬,顿时大惊,以为袁军自天上飞来。
  面对着10万金兵,袁崇焕将9000兵马排成品字形,自己居中。他下令全体将士每人口含一枚铜钱,只准死战,不准惊呼喊怕。七天七夜的战斗,袁崇焕带头冲锋,跃马横刀,从早杀到晚,直杀得天昏地暗,直杀得人困马乏。袁军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将金兵阻挡在京城之外。
  就在袁崇焕率兵挥戈御故于国门之外时,皇太极与谋士范文程定下的反奸计正在暗中进行着。
  一天金兵俘获了两名太监,守监人故意说给两个太监听:今天退兵乃是一计,袁大将军派人前来与皇太极商定下密约,只等袁兵一进城就可以里应外合冲进北京。之后,金兵故意放走了太监。
  然,若只有敌人的反奸计恐也难以达到杀袁的目的,朝廷内一些与袁不和的人早已对袁忌能妒功日久,他们不时地在皇上面前施以谗言,而恰恰皇上又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全然不念袁崇焕舍命保国的一片赤诚,由信至疑,由疑至怒。
  金兵暂退,袁军士无粮,马无草。袁崇焕身上多处受伤,请求皇上放军马入城,皇上不准,只逼着再战。袁请求皇上让将土进城休整,待大队援兵到来与金兵再战。谁知就在援军到京前两日皇上突然召袁崇焕进城。此时谣言已经飞洒进京城的各个角落。
  袁崇焕虽说早已听到城内的谣传,但他的内心一片坦荡,奉诏进城并没有想到大难就要临头。才进城,一道圣旨便把袁崇焕下了死牢。
  可怜袁崇焕身上血染征农,腹内空无粒米,关进了死牢却沉沉睡去。
  众将上得知袁大将军被关,一怒之下弃城而去,金兵再次围城,皇上请兵回城,副将祖大寿不肯,无奈皇上只得让人到死牢中向袁崇焕求助。
  袁崇焕知道,写下书信自己的性命必然难保,可为了城中的百姓,他写信命祖大寿回城解围。祖大寿手捧书信跪地大哭,他深知自己只要率兵进京,也就定了袁崇焕的死罪。
  果然,北京解围了,可怜袁崇焕被定以纵兵、纵敌、通敌罪处以凌迟。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的人们知道这位将军冤案的不少,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他屈死的惨烈,历史对那天有着这样的记载:
  1630年8月16日一个风霾昼闭,白日无光的日子。京城百姓在官方舆论的误导下对这位百战百胜的将军恨得咬牙切齿。人们手执剪刀与利器拥挤在街道两旁等候袁崇焕的囚车,这位令敌闻风丧胆的赫赫战将,未得百姓一菜一饭却身受数刀,一路上血流滴滴,及至来到刑场,早已奄奄一息了。刽子手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百姓以钱买来生啖。开膛取出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一节者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以刀斧碎之,骨肉俱尽,只剩一首。高悬于旗杆之上。
  当年袁崇焕被人们誉为“长城”,而自毁长城,国还能安吗?不久明朝灭亡,也正是应着天数尽了。
  155年后,乾隆49年,乾隆皇帝修清史,始知当年皇太极利用反奸计除袁崇焕的真相,遂为他平反。百年沉冤终于得到昭雪,而这昭雪却是来自当年的敌人,世人在展望历史的同时该是悲还是喜?
  袁崇焕身后无子,佘义士诚信忠义,便有了为忠臣良将守墓17代的义举。
  采访结束,佘幼芝请我在签名册上签名,我写下:仰万代忠臣,敬千秋义士!
 

附件

  • IMG2637A.jpg
    IMG2637A.jpg
    12.2 KB · 查看: 157
功到雄奇即罪名――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一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却在悲剧性的最后一搏中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光亮,千百年之后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每一个血还没有冷透的后来者。
  何况岳飞、袁崇焕等人所奋起抵抗的乃是落后、野蛮的异族(在当时还是异族)的掠夺性侵略,这种抵抗,在任何时候都有无可置疑的正义性。以明末为例,当时后金(清)的全部男丁不过二十万人,全部从军作战,生产劳动靠的是俘虏来的汉人、朝鲜人奴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便是掠夺物产和俘虏人口,每过一地,必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对这样的入侵之敌,难道应该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就算本民族的统治者昏庸残暴,而本民族的百姓何罪之有?在保家卫族的战争中,英雄豪杰只能舍生忘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除此别无选择。
  这种英雄气概,不是现在的某些自诩的民主斗士所能理解的。即使是在当时,这些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民族英雄就已被视为不合时宜的痴人傻子了。请求与袁崇焕同死的布衣程本直就这样评价袁崇焕的为人:“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这样的痴汉,在当时已是“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而不可再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天方夜谭,也难怪有人要把本民族的大英雄拿来作为自己骂街的靶子了。



  二



  万历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大政治家张居正累死任上,人亡政息;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开始了他二十五年不上朝的亲政,中国一下子从辉煌灿烂的顶点跌入了黑暗不幸的深渊。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攻明,压垮大明帝国这一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而腐朽的大明帝国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打一场惨败一场,天启二年广宁一役,王化贞的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四十余座城落入了后金手中,明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正是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开始登上了悲壮的历史舞台。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打伤,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又过了一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



  三



  崇祯即位,招回因宁锦大捷反而被魏忠贤罢官的袁崇焕,拜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赐尚方剑。兵部尚书是最高军事行政官,督师是最高军事指挥官,袁崇焕身而兼之,达到了其军旅生涯的顶点。袁崇焕走马上任,坐镇辽西,满兵再也不敢取道宁锦以入山海关,但是却可能取道蒙古,从蓟门入寇。袁崇焕虽然官为督师蓟辽,蓟州其实是他所管不到的,因此上疏请朝廷务必加强遵化的防守,增设团练总兵。连上三疏,朝廷却因为他推荐的总兵人选被弹劾,不予理睬。朝官还在那里互相推诿扯皮,而皇太极已接受汉奸高鸿中的建议,果然如袁崇焕所料,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领满兵十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从喜峰口窜入长城,攻陷遵化。这些地方都属蓟辽总督刘策管辖(总督比督师低一级),与袁崇焕无关,但袁“抱心太热”,于二十八日闻警,即与祖大寿、何可纲率兵入援,沿路经过的抚宁、永平(都在河北东北)等地逐路置防,逐城设守,计划截断满兵的归路。十一月初十,袁军到达蓟州,与满兵交锋,满兵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遇袁军,大惊,于半夜越过蓟州向通州退兵,渡北运河,直逼北京。袁崇焕率五千骑兵急速追赶,士不传餐,马不再秣,两天两夜急行军三百多里,竟比满军早到北京三日。崇祯见袁军赶到,大喜,召见袁崇焕,赐御馔和貂裘,但袁崇焕要求让士兵入城休养,却没被批准,只得驻扎在广渠门外。满兵一路上攻来,到高密店时侦知袁军已在北京,无不大惊失色,以为袁军从天而降。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会战。袁军后来又到了四千骑兵,合起来也不过九千人,以这九千人大战十万满兵,以一挡十,从早打到晚,满兵终于不支败退,连退十几里才稳住了阵脚。本身并不会武功的袁崇焕因为这一仗关系重大,披上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把满兵一直往北追到了运河,袁据说在战斗中中箭受伤(《朝鲜仁祖实录》)。
  这一仗,与宁远之役、宁锦大捷大不相同,并非据城固守,而是硬碰硬的野外作战,连明军最为倚重的红夷大炮也未能派上用场,在军事形势上并无优势可言,而能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靠的是誓死保卫京师的高昂士气,赢得十分侥幸。气二鼓而衰,三鼓而竭,士气是不可长期依赖的,作为一个高明的军事指挥官,袁崇焕深深知道这一点。即使是这一仗,他也并不想打,而是不得不打,侥幸以少胜多,他也没有给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按兵不动,等待随后就会赶到的大批步兵和各地勤王兵。崇祯一再催促他出战,他都以兵困马乏,等待援兵为由加以推迟。其实即使援兵赶到,他也未必就愿意立即跟满兵决战,因为打野战,明军不是能骑善射的满兵的对手。袁崇焕对满兵的战略向来是“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这一次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深入大明腹地,本来极其冒险,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袁崇焕的计划便是截断满兵退路,把满兵围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云集,时机成熟,再四面合围,进行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歼满兵,也当能给以重创,自己先前向崇祯夸下的“五年全辽可复”的海口,隐隐有了希望。这时有两路勤王兵赶到,袁崇焕并未把他们留下守卫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卫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断满兵后路。他自己的主力预计十二月初三、初四日即可赶到,可以开始实施合围计划了,不料初一日自己被捕下狱,使历史因之改写!
  对袁崇焕的这一番部署,生性多疑的崇祯越想越不对头:为什么他能料敌如神,说满兵要来就真地来了?为什么打败敌军后不乘胜追击,反而按兵不动?为什么勤王兵赶到他反而把他们驱散?而这时朝中、城中的舆论对袁崇焕也非常不利。这是满兵首次打到北京城外,北京的官民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巴不得早点把满兵赶跑;高官贵族大多在城外置有家产,现在惨遭满兵蹂躏,自然心疼得狠,见袁崇焕按兵不动要打持久战,官民们便把怨气都发泄到了袁崇焕头上,骂他“纵敌”。我国人民历来喜欢用顺口溜抨击时事,历代统治者对这种民谣也很重视,把他们当成预言看待,而这时候也出现了这么一条民谣:“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识》)这时的民心竟然认为要赶跑满兵,必须先逮捕(“投”)袁崇焕。这些舆论,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崇祯耳里,更加深了他的疑虑。终于,有两个被满兵俘虏的太监逃了回来,向崇祯报告了他们在敌营偷听来的重大机密:原来袁崇焕通敌,与满兵有密约,二十日满兵并非战败,而是有意退兵,以便让袁崇焕实施他的逼和计划。崇祯至此恍然大悟,觉得所有的谜团一一解开了,立即召见袁崇焕,就在殿上命锦衣卫把袁崇焕逮捕下狱。
  当时在场的大学士成基命算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叩头请崇祯务必慎重,不要轻信流言,目前敌军兵临城下,局势危急,非平时可比(即不应该象平时那样想抓谁就抓谁)。崇祯自以为证据在手,慎重即是因循,不理(《明纪》)。在兵临城下之时,把自己的最高军事指挥官逮捕下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创举了。
  祖大寿是一起被召见的,见主帅被捕,战栗不知所措。崇祯派了个太监向城外袁军宣读圣旨,宣布袁崇焕罪状,三军放声大哭。初三日,祖大寿与何可纲悲愤之余,决定不再为皇帝老儿卖命,率袁军往东向锦洲奔去。正南下赴援的袁军主力在途中听说主帅被擒,自然也掉头就走。
  崇祯这下子才慌了起来,便接受余大成的建议,派全体内阁和九卿到狱中求袁崇焕写信劝祖大寿回来。等到信使追上袁军,已在山海关外了。祖大寿读毕,下马捧信痛哭,全军也跟着痛哭,惊动了在军中的祖大寿母亲,问清是怎么回事后,劝大家回去奋勇杀敌:“所以至此,为失督师耳。今未死,何不立功为赎,后从主上乞督师命耶?”。于是袁军个个争先恐后,即日回兵入关,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这一件事,即使是铁石心肠如崇祯也不能不稍被打动,也因此闪过让袁崇焕复出的念头,但也仅仅是一闪之念而已。
  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擅主和议,是指他跟皇太极的议和。皇太极与明军每打完一仗,都要主动议和,这并非如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所认为的那样是诚心诚意的议和,多半是带有欺骗性的缓兵之计。袁崇焕对此并非不知道,但是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明军更需要有一段和平的时间用于休养兵马,巩固城池,因此对皇太极的每次议和他都积极响应,两人书信往返不断。这一切并非背着明廷干的,而明廷对议和虽然不以为然,却也并不怪罪。在袁崇焕给崇祯的奏疏中也指明了他的治辽战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对此崇祯本来也很赞赏,当袁崇焕“擅主议和”之时,崇祯甚至还加了他的官,给了他太子少保的头衔,这时候却翻起了历史老帐。明朝的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无不以与满人和谈为耻,对于南宋向金是称臣纳款的求和,而袁崇焕与皇太极是不带任何屈辱性甚至还是高一等的议和这种明显的区别都看不出来,敢于议和便被视为秦桧式的卖国贼,而不管议和的目的何在,所谓书生误国,莫过于此,这也就是程本直所说的“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对于与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和谈,皇太极曾在谕文里抱怨说:“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朕忍耐不过,故吁天哀诉,举兵深入。”则这是什么性质的和谈,再明白不过。对于这次议和,清人后来以为奇耻大辱,淹没不载,幸好清宫内阁档案中还保留了这道木刻谕文。)

  专戮大帅,是指袁崇焕在半年前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剑,斩镇守皮岛的左都督毛文龙于帐前。金庸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毛文龙不该杀,杀的方式也不对头。袁崇焕历数毛文龙的十二罪状,确有凑数之嫌,但不服节制、虚报兵额、中饱关银、擅开马市私通外番这几条,在当时确实都是死罪。后人查阅清宫档案,更发现毛文龙当时确实与清人私通(《近世中国秘史》),足见其死有余辜。至于袁崇焕采用那么戏剧化的手段杀他,也是万不得已。皮岛孤悬海外,如果靠下诏擒拿,只能逼反了毛文龙。朝中大臣并非没有不想除去毛文龙的,只是除不了,不敢除,奈何他不得:“是左右大夫皆曰可杀,国人皆曰可杀也。其不杀也,非不杀也,不能杀也,不敢杀也,是以崇焕杀之而通国快然。”(程本直《漩声记》)。朝鲜深受毛文龙荼毒,其国王听到文龙被诛的消息,大喜:“为天下除此巨害。”(《朝鲜仁祖实录》),可为毛文龙该杀的佐证。但毛文龙杀敌无能,拍马有方,领来的饷银,倒有一大半没有运出京城,而是用于行贿。私开马市,用战略物资向清人换来的人参貂皮,也多拿来向朝廷大官上贡,因此朝官喜欢毛文龙的很是不少。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这些朝廷显贵断了一大财路,无不深恨袁崇焕,最恨的是毛文龙的同乡、大学士温体仁。正是这位温体仁,当崇祯闪过复用袁崇焕的念头时,他赶紧连上五疏,请速杀袁崇焕。杀毛文龙,这时便被拿来作为袁崇焕通敌的证据,因为据说清兵最忌惮的倒不是袁崇焕,而是毛文龙,因此便要袁崇焕杀了他作为议和的条件。袁崇焕既然被当成了秦桧,毛文龙也就被捧成了岳飞,《天启实录》中记载毛文龙的罪恶本来不少,这时候的文献反而都颂扬起毛文龙来了。

  四

  从袁崇焕被捕到遇害,经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既然袁崇焕的通敌证据确凿,为什么会拖这么久呢?金庸说是因为满兵一直到六月份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期间崇祯不敢杀袁崇焕得罪辽东部队。崇祯既然敢抓,抓了以后大家都已知道袁必死无疑,又何至于不敢杀?当时的兵部尚书梁廷栋甚至请崇祯立斩袁崇焕,“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疏》),可见在这些人看来,杀袁反而有助于稳定军心。袁案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党争造成的。原来当时的首辅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相当不错,这时也受到了牵连。钱是当初惩办魏忠贤一案(称为逆案)的负责人,因此令阉党怀恨在心。这时候阉党遗逆又在朝廷渐渐得势,便想把袁案扩大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这些对头一网打尽。钱龙锡自然在朝中也有些势力,两派便就袁案展开了拉锯战,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去。此事终于让崇祯发觉,大发脾气,限令五天之内了结袁案(《明纪》)。新逆案因此没能得逞,但钱龙锡也在袁崇焕死后被捕论死,后改判充军。
  主持袁案会审的,正是前面提到的梁廷栋。此人曾在辽东与袁崇焕共事,合不来,终于抓住了机会公报私仇。他起初判定的处罚是夷三族。当时的兵部郎中余大成是为袁崇焕喊冤最力的一位,这时吓唬上司说:我在兵部当郎中,已换了六任尚书,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你现在开了夷三族的先例,想想你自己的三族吧。梁廷栋倒真地给吓着了,便与温体仁商量,对袁崇焕减轻处罚,判处凌迟,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焕无子,《碧血剑》的袁承志自然是虚构的),籍没财产(发现袁家没有什么财产,足见袁崇焕当官之清廉)。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四十六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西市口被凌迟。所谓凌迟,便是千刀万剐,是极刑中的极刑;而北京市民先是认为袁崇焕纵敌,现在又都相信袁崇焕通敌,清兵是他引来的,无不以争食袁爷的血肉泄恨为快,使这次凌迟更是空前的惨烈。把袁崇焕误为大汉奸的明末史家张岱津津乐道地记下了这个血腥的场面: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石匮书后集》)
  英雄肉的价格是手指大的那么一块,银一钱。而我们的英雄,在整个行刑过程中,一直在叹息,即使皮骨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明季北略》)袁爷所悲叹的,不是百姓的愚昧,那对他来说毫不意外,他所悲叹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即使身受极刑,萦绕在脑子里的依旧是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安危: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临刑口占》)

  五

  袁崇焕对自己的下场,并非一无所知。自从他投笔从戎以来,他所担心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谗言。在奏疏中,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种担心。他对天启皇帝是这么说:“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唯圣明与廷臣终始之。”他对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用人当任而无二,信而勿疑。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当我们今天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只觉得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对于自己的死于敌人的反间,死于朝廷的猜忌,袁崇焕早已预见到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良臣择主而适”,不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偏偏去赴汤蹈火?因为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不敢偷生惜死!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边中送别》)他的投笔从戎,不是为了封万户侯,而是以收复失地,解辽东人民于倒悬为己任。在崇祯与袁崇焕那场著名的平台对策中,崇祯曾把袁崇焕叫到跟前,对他说:“愿卿早平外寇,以舒四方苍生之困。”这不过是一句套话,袁崇焕竟然大为感动,举手加额:“皇上念及四海苍生,此一语,皇天后土,实式临之。臣所学何事,所做何官,敢不仰体皇上,早结此局。”(《石匮书后集》)为崇祯念及百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与皇太极议和,也是把归还被占领土,放回被俘官民男妇作为首要的谈判条件,毫不让步:“今若修好,则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还?”。
  既然把民族利益放到了首位,也就只好不顾个人安危,抛弃家庭幸福了:“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余大成《剖肝录》)心甘情愿当一个以国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焕之所以为民族英雄,袁督师之所以为“千古军人之楷模”(梁启超语)。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一个屠杀本民族英雄的民族,真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邦!

  六

  金庸认为,当时的朝臣之中,大约七成同情袁崇焕,其余三成则主张杀他,根据的是当时余大成的说法。其实余大成在后面还有一句:那同情袁崇焕的十之七“特以所坐甚大,且惮于体仁(温体仁)与栋(梁廷栋),未敢救。”大概不过是余大成为了救袁崇焕的虚张声势,不足为凭。当时敢于公开为袁崇焕鸣冤的朝臣极少,大学士周延儒、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曾上疏解救,祖大寿以官阶赠荫请赎,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御使罗万涛为袁申辩,削职下狱。此外就是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剖肝录》的余大成了。而袁崇焕所将的辽兵,当然都知道自己主帅的冤枉,袁崇焕在狱中的八个多月,天天有关外将吏士民到督辅孙承宗的府第号哭鸣冤,愿以身代,而孙承宗竟不敢向崇祯报告。前面提到的那位布衣程本直,胆识与朝臣们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仅写了一篇《漩声记》为袁辨冤,而且四次诣阙抗疏,无效,愤而请与袁俱死:“予非为私情死,不过为公义死尔。愿死之后,有好事者瘗其骨于袁公墓侧,题其上曰:“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则目瞑九泉矣。”崇祯成全了他,顺手把他杀了。
  更多的人,都觉得袁崇焕该死,即使觉得袁不该死的,也只是觉得袁爷功大,并不知其中另有冤情。逃归太监,对袁崇焕之通敌言之凿凿,令人不能不信。虽然崇祯对此事也许并未加以声张,但当时的人都知道有两个太监对于挖出袁崇焕这个大汉奸起了关键作用(《石匮书后集》)。在这种形势下,敢于为袁鸣冤的人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也多亏了这些勇士的鸣冤叫屈而留下的第一手的史料,我们今天才能对这个冤狱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这几声微弱的不平之声,很快便被淹没了。到了南明,士大夫们,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是博学鸿儒还是无耻之徒,居然都异口同声谩骂袁崇焕是祸国殃民的大汉奸,并且有声有色地编造起袁崇焕如何与清兵暗中勾结的故事来了。就算有几个见识不凡的学者觉得内有隐情,也不敢为袁崇焕辩护,金庸的先祖查继佐编写的《罪惟录》这部明史巨著,提到这桩攸关大明命运的大案,竟然只有“下狱,伏法”这四个字。难怪现代明史专家孟森愤慨而言:“此则明统一日不绝,崇焕功罪一日不明!”而今日竟还有些学者根据明末的这些“记载”,认定袁氏通敌胁和的说法并非无稽,读史之人,能不慎乎!
  既然皇帝是如此昏庸,朝臣是如此忌恨,百姓是如此愚昧,一向以“心苦后人知”自慰的袁崇焕便只有期待着历史公正无私的审判了(《入狱》):
  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然而这一天来得实在太晚了,一直要等到乾隆年间,清人根据《清太宗实录》编写《明史》的“袁崇焕传”,世人才知道,原来那两位太监是清兵有意放回,他们所偷听到的机密也是清兵有意让他们听到的,而这一切,都是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亲自导演的一出“蒋干盗书”。袁崇焕之冤至此大白于天下,然而这时候大明王朝已经灰飞烟灭一百年,大明遗老也都死得干干净净了。

  七

  金庸的《袁崇焕评传》的主要创见,是认为崇祯杀袁崇焕的根本原因,不是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而是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他的理由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立时醒悟,而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长达八个多月,崇祯不可能不知道这是敌人的“蒋干盗书”,之所以还是要杀袁崇焕,是为了掩饰自己当初的愚蠢,不肯认错。曹操中反间,不过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即使真有此事,则老奸巨猾、足智多谋的曹操能够醒悟,二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崇祯则未必有这样的本事。但是我也认为敌人的反间不是袁崇焕被杀的根本原因,它不过是擒捕袁崇焕的锁链的最后的一环,而这一条锁链,早已由昏君奸臣、腐儒愚民共同铸就了。
  袁案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最重大的一桩冤案。一提起大冤案,大家马上会想起岳飞、于谦。但南宋之初,名将辈出,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张俊等人在,是以南宋还能苟延残喘一百多年。于谦死于功成之后,对明朝的国运并无直接的影响。但是袁崇焕之死,却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明朝的最后灭亡。他死后,明廷再也找不到一个象样的督师,边事无人,这是第一个后果。第二个后果,是让明军将士因此对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军与满兵交战,虽然屡战屡败,但将士或者战死,或者逃跑,还很少有向满兵投降的。袁死后,才开始有整个部队向满兵投诚的:“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他死后的第二年,投降的明朝将士给满兵送去了红夷大炮,从此明军在武器上也不占优势了。第三,袁崇焕一死,各路勤王兵军心大乱,山西和陕西两路军马溃回家乡后竟然沦为流寇,流寇从此成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胁,并最终把它埋葬。
  袁崇焕死后的十五年,崇祯吊死煤山。明亡,亡得一点也不冤枉。崇祯死前还自称“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至死不误,带着花岗岩脑袋,向与他一样残忍却更有知人之明的朱元璋报到去了。
  天启二年,另一位民族英雄、抗后金名将熊廷弼被朝廷冤杀,传首九边。当时还未成名的袁崇焕兔死狐悲,作诗哀悼。这两首诗,拿来哀悼袁崇焕本人,倒也相当合适。诗曰: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

  〖后记〗

 金庸大侠当年写完《碧血剑》之后,意犹未尽,写了一篇长达六七万字的《袁崇焕评传》附在其后。我当年读的《碧血剑》是大陆的盗印版,删去这篇评传不附,是以我虽然一向留心袁崇焕的研究,却错过了金大侠的高论。直到最近,有网友得知我在写纪念袁崇焕的文章,乃千里迢迢寄来金传让我参考。金庸自谦其评传并无多大的学术价值,只有可读性,则我的这点文字连可读性也没有,或者还有点普及性,不留心明史的人若能因此了解一下这桩大冤案的始末,知道我们曾经有过这么一位被冤杀了的大英雄,足矣。草成此文,以报网友赠阅之谊。凡见于《明史》及与金传重复的史料,文中不另注明出处。

  一九九四年九月一日
 
  一曲清歌送谢安,青云天上忆弹冠。

  千秋苜蓿归秦垒,九代威仪肃汉宫。

  逐鹿月连弓影合,卢龙霜落剑花寒。

  明时自笑终童老,欲请长缨愧羽翰。
 
  北京一家族因忠义二字为袁崇焕守墓376年(组图)

  ----------------------------------------------
  发布时间: 2006-06-05 05:21:55  来源: 搜狐  
  ---------------------------------------------

  守袁崇焕墓只为忠义

  走进位于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的袁崇焕墓的大门,还隐约能闻到油漆的味道。两进的小院,过了祠堂,后面就是青砖矮墙围起来的明代抗清将领袁崇焕的墓园。墓园内有一大一小两墓,大的墓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墓”,小的只有一块无字墓碑。

  就在这寥寥几间房的院落里,和文物局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平行的还有一间面积不小的屋子,上面挂了一个牌子:“佘幼芝办公室、接待室”。为什么在面积不大的袁崇焕墓遗址里设立一个人的办公室,她和这个墓有什么关系?

  佘幼芝,一位67岁的老太太,佘家的第17代。她的先祖就是袁崇焕墓旁边的无字墓碑下埋葬的那个无名人,现在被称作“义士”的佘家先祖。当年袁崇焕背负“谋叛”罪名被崇祯皇帝冤杀,佘家先祖冒险将其遗骨收葬,并立下家训,让佘家世代秘密守墓。迄今为止,佘家守墓已经376年了。一名美联社记者在采访后曾经感慨地说:“我们美国立国也就二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佘幼芝说:“不为别的,就为忠义两字。”

  在被拆迁安置到金鱼池小区的佘幼芝家里,提到袁崇焕墓刚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老太太激动得哽咽了,“我真是太欣慰了。这么多年我没有白跑。”

  佘家世代都严格遵循祖先遗愿,一直守着袁崇焕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这个院子搬进搬出,只剩下佘幼芝一个佘姓人时,她发现,世代守墓的任务只有她来接替了。看到已经在“文革”时被毁掉的墓,佘幼芝开始为重建墓奔走。上有婆婆,下有一儿一女,还要到精密仪器门市部上班的佘幼芝让朋友们不能理解,也让和她一起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丈夫不能理解。佘老太太说:“他当时都要和我离婚了,我们的分家清单都写好了。”

  而现在,佘幼芝的老伴焦立江,已经成了佘幼芝的得力助手,“退休后,我有时间了,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将几十年来所有关于袁崇焕墓的资料、宣传都整理了出来。”焦立江手里拿着四五页书写工整的目录,里面分门别类登记了各种文字、图片、实物的存放地。“而且,我还是最终同意让我的儿子改姓佘,好让他们佘家能继续守墓。可惜,我的儿子后来死于车祸。”

  盘着头的佘幼芝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就剪了一次头发。“我觉得头发最能说明年代的延续。我头发又长得慢,70年代的时候,为了恢复墓园,我发誓直到恢复那天再剪头发,1992年,北京市政府拨款修复时,我剪了,然后就一直到现在。”2002年,经过复杂的搬迁腾退和修缮重建后,袁崇焕祠、墓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把墓园完整恢复,佘家能有后人继续守护下去。不管是我剩下的唯一的女儿,还是其他支的佘家人,必须要目的单纯,不能图别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把墓交给政府,佘家守墓就在我们手里终止。”

  摄影/本报记者 李艳明

  文/本报记者 薛丽娟

  http://news.shangdu.com/category/10004/2006/06/05/2006-06-05_317727_10004__1.shtml
 

附件

  • !祠堂内供奉的袁崇焕像.JPG
    !祠堂内供奉的袁崇焕像.JPG
    20.7 KB · 查看: 186
  • 佘幼芝.jpg
    佘幼芝.jpg
    25.8 KB · 查看: 197
  • 佘幼芝的父母和外婆.JPG
    佘幼芝的父母和外婆.JPG
    16.8 KB · 查看: 196
  • 袁崇焕当年手书.JPG
    袁崇焕当年手书.JPG
    10.6 KB · 查看: 196
  北京一家族因忠义二字为袁崇焕守墓376年


rolleyes.gif
袁崇焕当年使用过的武器的复制品
heng.gif
 

附件

  • 袁崇焕当年使用过的武器的复制品.JPG
    袁崇焕当年使用过的武器的复制品.JPG
    31.1 KB · 查看: 169
  • 袁崇焕当年使用过的武器.JPG
    袁崇焕当年使用过的武器.JPG
    18.1 KB · 查看: 213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