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党费交来干什么的? (2人在浏览)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06月18日 Sunday, 10:20 PM)
实际上这些收起来的党费是不多的,远远不够党务开支。
如果你是党员,建议你不必就此问题再讨论了,人家明眼人会笑话的。
我声明,我是有18年党龄的党员。
[snapback]1311280[/snapback]​


18年?我国党员中犯罪率最高的是哪个党龄段?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06月18日 Sunday, 10:47 PM)
党内事,家内事,只能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勿邀请党外人士畅谈宝贵的见解。
[snapback]1311294[/snapback]​


这叫做什么?难道要用“家丑不外扬”?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06月18日 Sunday, 10:20 PM)
实际上这些收起来的党费是不多的,远远不够党务开支。
如果你是党员,建议你不必就此问题再讨论了,人家明眼人会笑话的。
我声明,我是有18年党龄的党员。
[snapback]1311280[/snapback]​


也许是事实。可是党务开支开到哪里?是用在书记的出国旅游上,还是用在资助贫困党员生活上?是不是可以有个透明度?我们连一份杂志都没有拿过呀!
 
QUOTE(cmaoh @ 2006年06月19日 Monday, 11:04 AM)
也许是事实。可是党务开支开到哪里?是用在书记的出国旅游上,还是用在资助贫困党员生活上?是不是可以有个透明度?我们连一份杂志都没有拿过呀!
[snapback]1313305[/snapback]​


党是社团组织,只不过是执政党,掌握国家资源,这些当官和掌权的党员,用的费用是纳税人的钱,区区几十元党费,太少了。我和你可能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党员,不要在这里讨论了,否则,普通群众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党员在笑话我们。为了以后不给论坛惹麻烦,以后这个问题我们在邮件里讨论,我的邮箱:sz0755@265.com
 
做事欠光明正大,在这说为咋不行?你说这些事不能光吗?你的三个代表是代表谁?哈哈
 
QUOTE(相对论 @ 2006年06月19日 Monday, 08:11 AM)
交党费就是跟交保护费一样嘛!!!
这都不懂!!!
[snapback]1313001[/snapback]​


ha.gif
ha.gif
太好笑了
 
QUOTE(一中校友 @ 2006年06月19日 Monday, 05:26 PM)
做事欠光明正大,在这说为咋不行?你说这些事不能光吗?你的三个代表是代表谁?哈哈
[snapback]1314170[/snapback]​


说得对呀!我们也只不过是说说,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绝对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嘛。
 
全国党员总数为7080万名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 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37】【字号:大 中 小】





  本报北京6月18日讯 记者崔士鑫报道: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自2005年1月开展以来,党员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080万名,比上年增长1.7%(见图1)。党的基层组织352万个,比上年净增4.3万个,增长1.2%。

  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发展党员数量增加,年轻党员、女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比例上升,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47万名,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在学生中发展党员73.4万名,比上年增加13.7万名,增长5个百分点,增幅最为明显;工人22.6万名,农牧渔民49.2万名,机关干部20万名,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57万名,军人、武警21.7万名,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等3.6万名(见图2)。

  全国党员中,35岁以下的党员占23%,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女党员占19.2%,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占29%,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见图3)。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国申请入党人数比上年净增48万人,增长2.8%。2005年全国入党积极分子959.6万人,比上年净增29.1万人,增长3.1%。

  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城市街道和乡镇的覆盖面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50人以上且具有建立党组织条件的9.8万个非公企业中,有97.9%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0.9万个具有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已有0.8万个建立了党组织,占88.9%,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全国0.6万个城市街道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8万个,平均每个街道有30个,比上年增加4个;3.6万个乡镇有110.2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平均每个乡镇31个,比上年增加2个。


来源:《人民日报》 (2006-06-19 第04版) 来源时间:2006-06-19 本网站发布时间:2006-06-19
 
完成从"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



王长江


--------------------------------------------------------------------------------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2】【字号:大 中 小】


本文语粹

  ◆我们看到,每遇到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难以找到答案时,重新回到“姓社姓资”的诘问,仍是不少人的习惯性思维。

  ◆历史进程向我们展示,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或以计划经济为惟一模式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与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都已经难以在实践中立足。

  ◆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除传统意义上的“左”和右之外的第三种状态,即两者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状态,我们既不能简单定义为“左”,也不能简单定义为右,毋宁说是汲取了双方特长之后的一种进步。

  ◆当前出现的所谓“资进社退”、“资攻社守”的格局,究其原因,就意识形态而言,僵化的思维模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我国,邓小平迈出了解放思想的最为大胆的一步,这就是他关于市场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精彩论断。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沿着这一思维方向前进。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向前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显现。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些问题?我认为:思维方式的创新,应当作为创新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当前,我们的思维是否已经足够开放?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思维是否已经足够开放?在我看来,尽管社会上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但我们还是很难对这个问题作出足够肯定的回答。相反,我们看到,每遇到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难以找到答案时,重新回到“姓社姓资”的诘问,仍是不少人的习惯性思维。不是说不能问姓社姓资,该问的时候必须问。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隐藏其后的、曾经令我们付出惨痛历史代价的简单化和僵化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于目前国际局势的判断,从“姓社姓资”的标准看,有人把它概括成是“资强社弱”、“资攻社守”的格局。用这样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我是不赞成的。

  我认为,就社会发展而言,人类的思考,始终都围绕解决社会发展的难题展开。当封建的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人们用自由主义作武器冲破了它,并相应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上自由放任,完全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节,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使得资本主义危机不断,以致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难以克服自身矛盾、最后必然灭亡的结论。怎样解决这个矛盾?除了改造所有制,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面,实行计划和宏观调控。实践表明,计划和宏观调控对缓解和克服无政府状态及导致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一副良药。鉴于此,执了政的××党创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党则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宏观调控学说。然而,计划经济的弊端随后开始暴露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于是,市场经济先天具有的那种活力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使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一轮对市场经济给予积极评价和利用的潮流再度兴起。这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表现在西方国家,就是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社会党人倡导的“第三条道路”。

  这种世界性的进程说明,人类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历史进程向我们展示,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或以计划经济为惟一模式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与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都已经难以在实践中立足。要使自己不至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淘汰,两种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都不能不从对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吸收合理的内容,这就出现了某种相互交汇的过程。这种相互交汇,实际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这样,在意识形态方面,就出现了除传统意义上的“左”和右之外的第三种状态,即两者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状态。对于这种状态,我们既不能简单定义为“左”,也不能简单定义为右,毋宁说是汲取了双方特长之后的一种进步。

  ■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评价人类对社会发展难题的探索?

  究竟怎样看待和评价人类对这种世界范围的共同难题的探索?对此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一种是对探索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简单进行阶级定性的思维,即把所有这些思想和观点都分成“资产阶级的”和“无产阶级的”或“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大类,进而把它作为判断这些思想、观点是“左”还是右、是正确还是谬误、是进步还是反动的标准。另一种是淡化意识形态的思维,即不给这些思想和观点定性,尤其不强调它们的阶级性(当然有时也往往是有意识地模糊这种阶级性)。在很长一个时期,××党持的是前一种态度,社会党和其他政党取后一种态度。后一种态度通常被我们看成是落后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反动阶级维护旧观念、旧制度的一种手法。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戏剧性地转变了方向。以阶级定性来思考问题的方法并未战胜落后的用阶级调和来思考问题的方法,更没有把它消灭掉,而是一直处在此消彼长的状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进一步逆转:用前一种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的××党,阵地不断收缩,而后者的阵地不断扩大,出现了所谓的“资进社退”、“资攻社守”的格局。谁之过?原因复杂。但是,就意识形态而言,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僵化的思维模式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从历史上看,僵化的思维模式恰恰使许多党掉入了难以自拔的陷阱,以苏共为典型。执政的各国××党不是实事求是地对待上述新的发展,更不是把这种新的发展看作自己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所在,而是一味维护自身意识形态的“纯洁性”。结果是,在事实上存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思维创新的成果统统被推到了对方一边,给自己留下的只是越来越狭小的理论空间。这种情况带给执政的××党的思维缺陷是致命的:它不是引导人们如何根据变化着的实践去发展理论,而是要求实践为印证理论的正确性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各国××党就是在这种追求“纯而又纯”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转攻为守,越来越把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共产主义的“原教旨主义”,失去了生命力。

  这种思维甚至传染成一种普遍性的、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人们习惯于把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借鉴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体制或经验看成是这些国家和党的“蜕变”和“转型”,而鲜见有人把西方国家的改革说成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变。

  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摆脱这种思维方式的束缚。在我国,解放思想最为大胆的一步是邓小平迈出的,这就是他关于市场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精彩论断。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思想,也是他老人家提出的。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沿着这一新开辟的思维方向前进。否则,我们就很难避免由解放思想开始,却逐步变得僵化,于是不得不再强调解放思想,但过了一个时期重又陷入僵化的不良循环。

  强调这一点不是无的放矢。如果说,在经济领域,这方面的步子迈得还算大,那么在政治领域,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在不少问题上我们还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左”和右、姓“社”姓“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屡屡使马克思主义政党陷入困境。不放弃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就永远无法改变“资攻我守”、“资进我退”的局面。

  ■我们是否已完全实现了从“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

  上述思维方式之所以总是顽强地表现出来,说到底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从“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

  首先要声明,这里用“革命党”这个概念,取的是“革命”的本意,即毛泽东所说,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从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向执政党、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向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党转变,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为自己确定的历史方位。从历史阶段看,我们党已经实现了这一转变。但是,如果全面地看,我们会发现,这个转变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它不但意味着体制机制上、活动方式上的创新,而且意味着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等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根本性的创新。这个转变并未完成。

  “革命党思维”和“执政党思维”有着重大的区别。当一个政党处在夺取政权的革命党位置时,相对统治阶级来说它处于弱势。因此,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强调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把受压制的大多数争取到自己身边。如此说来,在一个试图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那里,划清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统治阶级是要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一切与统治阶级及其思想有联系的东西,都是需要批判和抛弃的,否则就有立场模糊、旗帜不鲜明之嫌。在这种思维取向下,即使是符合实际的共性,也往往会被极力淡化。在革命的年代里,这种思维处于强势地位自有它的合理性,阶级冲突本身就把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推到了极端。

  然而,对一个掌握了政权的执政党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执政党担起了行使公共权力的责任,和政府有了共同的目标,即整合国家和社会,并推动其发展。首先,我们不能不承认,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不是一个单一的阶级,而是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其次,无论是什么样的党执政,都有一个如何科学运用手中的权力、使自己得到大多数公众拥护的问题。这样一来,各种不同性质的执政党之间就有了相互学习借鉴的很大空间。仅仅这两条,就强烈地需要我们从狭隘的意识形态束缚中摆脱出来。

  考察历史,我们发现,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用革命党的思维来思考执政党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往往突出强调和其他思想、观念的本质区别,试图通过简单否定其他各种思潮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另一方面,我们试图用纯而又纯的、划一的思想去统一人们的思想。

  当前,这种思维方式还在人们头脑当中广泛地存在。举几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当我们党提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收其他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时,马上有人质问:这和社会民主党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眼里,如果不能和社会民主党划清界限,那无异于我们党蜕变成了社会民主党。当我们提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时,又立即有人惊呼:这不和赫鲁晓夫的“全民党”是一回事吗?这里我们且不去理论是不是一回事,需要注意的倒是,这种提问题的方式本身表明一种心态:我们的理论是否脱离实际,在一些同志看来无关紧要。最紧要的是,我们必须和别的党、别的理论区别开来,以保持自己的“纯洁性”。由此可见,革命党的思维方式在我们党内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我们的理论需要创新,而要创新理论,首先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这是全党全民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只有思维方式的创新,才能为我们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作者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时间:2006-06-19 本网站发布时间:2006-06-19
 
政党分赃制
政党分赃制

spoils system

西方国家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本党党员和个人亲信的任用制度。又称政党分肥制。

政党分赃制在许多国家采用过,其中美国最为典型。它是随着美国两党政治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1800年,民主共和党的T.杰斐逊就任第四任总统,他率先大批任用本党党员以取代联邦党人所担任的职务。1829年第七任总统A.杰克逊就职后更公开倡导这种作法,在美国联邦政府实行官职轮换制,排斥异己,给党派亲信封官,使政党分赃制得以确立。

由于政党分赃制任人唯亲,不问其是否胜任,其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因此造成用人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浪费严重,官吏贪污舞弊,党派倾轧,政争激烈。每一次选举后便发生一次人事大变更,使行政管理混乱,政治不稳定。这种弊端使美国公众愈来愈不满,迫切要求改革这种官吏制度。美国国会于1883年通过彭德尔顿法,实行功绩制,政党分赃制废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党分赃制已陆续被各国否定。但其影响仍时有出现。
 
《美国研究》2004年第2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评介



孙群郎




  自20世纪以来,美国文官制度和官僚政治就已经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点,并且出现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1982年我国政府提出用人体制改革和建立公务员制度以后,我国学术界才开始对这一领域着手进行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石庆环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美国文官制度和官僚政治进行研究,曾在《世界历史》、《美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1997-1998年间,她曾作为美国基督教亚洲联合会董事会项目研究学者,2001-2002年间又作为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两次赴美国进行考察研究,为她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归国后,石庆环教授先于2001年与历史学家任爽教授合著《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随后又于2003年7月推出了她的《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以下简称《文官》)一书。《文官》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洋洋洒洒45万言,共552页。

  
   一

  
   《文官》一书分上下两编来阐述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美国官僚政治。上编用四章的篇幅回顾了20世纪美国联邦文官制度的发展和历史演变,他们包括对文官的考试录用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的讨论和梳理。下编用四章的篇幅来讨论美国文官势力的膨胀和官僚政治的产生,包括官僚与总统的关系、官僚与国会的关系、官僚与利益集团的关系以及官僚政治的产生与官僚主义的泛滥等。

  作者首先回顾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她认为,美国的文官制度,是针对19世纪联邦政府在选拔官吏的过程中,出现的“政党分赃制”和“政治庇护制”所产生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建国初期,华盛顿总统选拔官员时“比较注重个人的品格与能力,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同时,华盛顿也比较注意照顾地域的划分及参议院、众议院和州长们所提出的人选的意见。”(正文第3页)但是,“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观察,这一时期联邦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上并不是建立在法律与制度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小政府’和人们都是‘绅士与天使’的理想主义基础之上。”(正文第4页)

  但是这种缺乏制度保障的官员选拔方式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特别是随着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以后政党在美国的出现,联邦官员的选用就更加带有浓厚的‘政党分赃制’和‘政治庇护制’的特点。”(正文第5页)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的当选,是联邦政府选拔官员的一个转折点。杰克逊总统在“民众政治”的口号之下,摒弃了华盛顿等开国元勋们任人唯贤的原则,大肆推行“政党分赃制”。所谓“政党分赃制”,是指在竞选中获胜的新总统把政府机构中的职位分配给自己所属党派,特别是那些在竞选中为自己出力的人员及其亲信。(序言第1页)这种“政党分赃制”造成了美国官员随着总统的改选而出现了频繁的周期性的更迭,造成周期性的混乱,更严重的是,导致了官员的素质低下和腐败之风盛行。

  内战以后,随着美国政治与社会的变化,美国公众开始重新反思“政党分赃制”与“政治庇护制”的种种弊端,并进而要求改革官吏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进程十分缓慢。由于分赃不均而导致的1881年7月加菲尔德总统遇刺事件,成为推动文官制度改革的契机,美国国会终于在1883年通过了《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即《彭德尔顿法》,成为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法律的精髓是“功绩制”。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文官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第二,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第三,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序言第1页)从此,美国的文官制度经过多次改革,这一制度不断完善,文官队伍不断扩大,对于保持美国政治稳定、提高官员素质,肃清贪污腐化之风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文官制度的建立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即官僚政治的产生和官僚主义的泛滥。“文官制度的建立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不仅为文官摆脱政治的控制找到了法律的依据,同时为文官发展他们的势力并逐渐形成官僚政治奠定了基础。”(正文276页)文官制度建立以后,纳入文官系统的行政雇员所占联邦政府雇员总数的比例迅速增加,1883年文官制度建立之初,这一比例只有10%,但到19世纪末上升到50%,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文官人数达到380多万人,同比上升到80%左右。政府规模的扩大、官僚人数的增多(特别是高级职位和职业化官僚的增加)、官僚权力的不断扩大等,都对选举产生的政治官员构成了威胁,甚至对总统的行政权构成了挑战,总统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官僚的行为。

  按照作者的分析,阻碍总统管理和控制官僚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联邦政府行政部门的规模、复杂性和分散性;官僚的惰性和能量;政治任命官员对官僚的依赖;官僚“一主二仆”的地位(即官僚既受总统的制约,同时也归国会管辖);官僚对外部政治影响(即利益集团)的敏感性(正文366页)。在官僚对总统和政治官员构成威胁的同时,官僚与国会的关系却不断加强,从而使官僚的权力日益膨胀。国会不仅给予官僚以立法权的委托,使后者获得了部分的立法权,而且由于职业官僚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使其也获得了某些司法权。这样,职业官僚势力就发展成为联邦政府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以外的“第四部门”。(正文438页)由于行政官僚权力的膨胀,利益集团也把游说政府的另一个重点目标转移到职业官僚的身上,这样,职业官僚就成为美国政治中连接政府内部政治势力――国会和政府外部社会势力――利益集团的一种纽带。因此,在职业官僚的连接下,美国政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铁三角”。“铁三角”通常是指在联邦政府某些具体或特殊问题的决策中,由国会委员会或者小组委员会、行政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的职业官僚和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代表三方所组成的决策集团。(正文449页)由此看来,美国文官已经打破了“政治中立”的界限,深深地卷入美国政治之中,从而导致了官僚的政治化和官僚政治的出现。而官僚政治的出现又导致了官僚们把行政当作例行公事处理,以及遇事拖延不决等官僚主义作风的泛滥。

  
   二

  
   读完《文官》,掩卷而思,觉得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视野广阔,视角新颖。本书以美国社会与政治的多元特征为背景,比如多种多样的利益集团、政党政治、政府机构的分权与制衡,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来研究美国文官制度和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即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视野之下,从而达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而深入的视觉效果。另外,作者还将当代美国官僚政治与文官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研究美国官僚政治的一个崭新视角。

  第二,从全书的结构安排来看,纵横交错,经纬分明。《文官》章节按照问题或问题的方面呈横断面展开布局,如从第一章到第八章的题目分别为“文官制度的考试与录用”“文官的管理方法”“文官的培训制度”“文官的保障体系”“官僚与总统”“官僚与国会”“官僚与利益集团”“官僚政治的产生与官僚主义的泛滥”等,而在每一章的论述过程中又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纵向展开的,对问题的起源、原因、来龙去脉、结果和影响进行详细的论述。这种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写作方法,使读者能够对研究对象获得一个全面而系统把握。

  第三,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即历史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如作者所指出的,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既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美国文官制度和官僚政治进行宏观把握与微观考证,又可以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在研究中,作者特别注意把文官制度与美国官僚政治置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避免了过于理论化和具体化的弊端。

  第四,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作者在探讨美国文官制度和官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时常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进行比较研究,比如,作者指出,英国录用文官比较注重官员的“通才”,而美国则比较注重“专才”的特点;美国文官“职位分类制度”基本遵循“职位在工作”,而英国文官“职位分类制度”则遵循“职位在人”等等。

  第五,资料丰富,论从史出。作者在访美期间收集的资料,凡几百种之多。这些资料不仅拥有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学术专著和论文,更为可贵的是,《文官》建立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比如美国人口普查局、文官制度委员会、国会各委员会和美国人事管理署等的有关档案等。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夹叙夹议,史论结合,使该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六,语言朴实、行文流畅。历史著作做到文史结合,引人入胜,是每一位历史学著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文官》用词准确,语言精当,文风朴实,逻辑严密,读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全书分为两编,每一编前面都有一段相关的简史,比如第一编前面的简史概括了从美国建国之初的官员选拔制度到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的通过,概述了19世纪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这一部分篇幅长达近40页,作为该编的引语似乎太长。笔者认为如果将该部分加上一个适当的标题,作为一章与该编各章并列,不仅使该书结构更加清晰,而且也更加具有历史感。下编开头部分也是如此,该编引语概述了美国文官势力的膨胀和官僚政治的发展,从269页到326页,篇幅长达57页,比第五章篇幅还长。同样,如果将该部分加以标题独辟一章,作为美国官僚政治的发展简史,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其二,有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历史名词,似乎不应该改变译法,比如1964年约翰逊政府通过的《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作者译为《人权法案》,似乎不太恰当。

  瑕不掩瑜,去之更辉。《文官》作为我国一部美国文官制度改革和官僚政治的开拓性著作,不仅促进了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更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孙群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所教授
 
前今二年动员我入党,我呸,我对此嗤之以鼻.我已立志永世不加入共什么党.
讲到坚决做到,我以我生命来保证.
 
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中国××党85年>>综述评论





仲祖文:党员承诺制是个好做法

仲祖文

2006年05月23日08:1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陕西省安塞县实行农村党员承诺制,围绕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采取党员个人提出承诺事项、党组织审核把关、公开向群众承诺的办法,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了××党员的先进性。党员承诺制,是安塞结合农村实际,创造的发挥党员作用的好做法。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农村党员中推行了这一做法。

  实行党员承诺制,好就好在鲜明地亮出了××党员的旗帜。“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意识强起来”,是党员承诺制的一大亮点。党员意识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一个党员作用突出不突出、形象鲜明不鲜明,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的党员意识强不强。实行党员承诺制,就是要让党员站出来向群众郑重宣布:我是××党员。从而促使每个党员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

  实行党员承诺制,好就好在叫响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安塞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做“生产发展的领路人、生活宽裕的实现人、乡风文明的带头人、村容整洁的指导人、管理民主的践行人”,作为党员承诺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各地在推行承诺制中,党员承诺的事项多种多样,但桩桩件件都是为群众服务。

  实行党员承诺制,好就好在把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具体化为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对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安塞农村实行的党员承诺制,就是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的大讨论中产生的,它以党员个人的承诺为载体,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到、做得来的实事,把对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原则要求变为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实际行动。

  实行党员承诺制,好就好在找到了一种易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好形式。安塞农村党员承诺制起源于一个村,而这个村的做法又源于一个党员的提议。为什么一个党员的提议能够成为全村党员的一致行为,一个村的做法能够在全县迅速推行,一个地方的创造能够得到全国很多地方的响应?原因就在于这种做法党员赞成、群众拥护、党组织满意。党员承诺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内容实在、易于实行,从免费为村民提供致富培训到义务调处邻里纠纷,从救助失学儿童到为孤寡老人缝补浆洗,每个党员不管年老年少、能力大小,都能找到为群众服务的落脚点;二是承诺内容是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由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提出来的,这就把党组织的明确要求和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了。

  安塞农村实行的党员承诺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创新,具有示范作用。农村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在农村党员中积极推行这一做法。其他部门、行业党组织也要学习借鉴这一做法,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

  《人民日报》 ( 2006-05-23 第09版 )



(责任编辑:李镭)
 
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中国××党85年>>综述评论





先进性不是“筐”

★本刊评论员

2006年03月29日09:18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登上网络,时有这样一些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局党员把绿化植树当作先进性练兵场》、《参加无偿献血实践党员的先进性》、《××公司干部不搞大吃大喝体现党员先进性》……在有些单位,严守国家法律,遵守规章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好本职工作,实行计划生育……也被作为本单位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堂而皇之地上了宣传栏,挂上了墙。基层群众反映,现在有些地方无论搞什么工作,都要同先进性扯在一起,先进性成了万能的“筐”,哪里需要哪里装。

  诚然,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我们的每项日常工作并非都是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有的原本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一个员工的份内之事,压根儿就同先进性沾不上边。比如,春季绿化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许多非党员群众都积极参加,党员自然也不能例外;遵守作息纪律,按时上下班,是每个单位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人人都应做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人人都有义务……诸如此类连普通群众都应该,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作为××党员焉能做不到?毫无疑义,党员的先进性决不止此,它只有高于而不是等于对普通群众的要求。

  一些光说不练、爱搞形式的人,动辄把工作冠以“先进性”,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最安全,最有说服力的“说法”。究其实,这是一种把党员先进性标准简单化、庸俗化、低级化的不良倾向,危害不可小视。用先进性这样漂亮的字眼来代替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结果或导致先进性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目的;或使党员先进性标准形同虚设,让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党员的先进性标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等而下之、无所不装的万能“筐”。先进性教育是否取得了成效,我们的工作是否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关键还是要看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群众是否满意。用老百姓的话说,检验党员先进性的试金石就是“平常时是否能看得出来,关键时是否能站得出来,危难时是否能豁得出来”。近一个时期来,我省广大党员在学习郑忠华、张仁和的热潮中,深为他们“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极强责任感”而感动,如果他们只有“平静、平凡、平常”,而不是具有“满腔热情、伟大追求、极强责任感”,他们能使千千万万的人为之动容吗?愿我们的党员朋友们记之、信之、思之、行之。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我的入党历程

人民网网友:谢宝玉

2006年06月16日10:11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入党的历程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岁月会铭记:当一个普通人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党员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心灵的成熟,意味着更加执著而坚定的信念……

  儿时起,父亲就是我最崇拜的人。父亲当了8年兵,是我们村仅有的两名党员中的一名,看着父亲穿着军装的照片,一种帅气、威严,还有眉宇间透出的刚毅与坚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的抽屉里有两个小本子最显眼,一个是退伍军人证,一个是党章。那时只能偷偷的看一眼,神神秘秘的,于是时常拽着父亲的衣角问:“党员是什么人呢?”父亲总是很神气的讲一番道理,其他的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父亲说过“党员是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后来,上了小学、中学,学习了好多的英雄人物事迹,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渐渐地发现了英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DD都是××党员,于是在心中默默地崇拜着××党员。中学时,有一位50多岁的历史老师,在讲“抗美援朝”战争时,讲着讲着落泪了,他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党员是顶梁柱,是冲在最前面的人……没有怨言……过了很久又说了一句:“没有怨言”。后来才知道,他是一名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没有让美国打趴下。“中国××党是英明的党,伟大的党,我对党执著而坚信,党的旗帜永远不会倒。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目睹了共和国50年的巨变,我对党充满信心,作为一个老党员没有怨言。”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老党员对党的无比忠诚,使我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心。

  上了大学,我以百倍的信心交了入党申请书。还记得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上,从系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党章的那一幕,欣喜而激动。以后的日子里,这本党章一直压在我的枕头下,看着红红的小本子,心里就觉得踏实,睡觉都香。闲时还绘声绘色地给舍友读上几段。走过一个个充实的日子,经过系党支部和学院党委的严格考察,2001年6月19日,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党党员。这一天是我人生又一里程碑的开始。大学期间,我以坚定的信心艰辛而执着地努力着。学习上,刻苦勤奋,得了4次一等奖学金,3次学习优胜奖;工作上,尽职尽责,开拓创新,连续3年获得校学生会“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生活上,勤俭朴素,崇尚文明,《张掖日报》曾做过专题报道。毕业时,16张校级荣誉证书让我自信地走出了大学校门。回首来时路,我很幸运,我是新世纪的党员,我很荣幸,我是建党80周年的党员。

  工作了,在人民教师队伍中我是普通一员,每当想起自己入党的历程时,心中总是充满着自豪和喜悦。面对困难时总能想起那首歌“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党章,我会用心地珍藏,为我的后代珍藏一份珍贵的礼物。6月19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默默地在心中起誓:我会用青春和热血,为党旗,为新时期××党员的形象,走在前面,做个先锋。
 
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





党,是融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

人民网网友:邓大龙

2006年06月16日10:56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小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革命故事和一个个英雄人物组成的。还记得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爷爷奶奶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最喜欢看革命时期的电影。《飞夺泸定桥》、《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英雄儿女》这些描写革命时期的电影以及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还记得那个时候,每次看电影时,我总是要问爷爷奶奶,谁是好人?谁是坏蛋?但是,当我知道谁是××党员的时候,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是好人。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党员。因为,他们都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不怕牺牲,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渐渐地我长大了,也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和革命史。那个时候,我开始会思考这些英雄和故事背后的道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却义无返顾?为什么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小米加步枪却能成为常胜之师?为什么中国××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我思索着、探寻着。我们的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的烈焰。那是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的党是一切为了劳苦大众谋福利的政党,我们的党是最无私的政党,我们的××党员也是最无畏的英雄。也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人,出生入死,领导着我们建立起了新中国。从此,我们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我们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现在,党在我心中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如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而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使我国经济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使全国人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现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周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我们不会忘记,1997年7月1日凌晨,五星红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不会忘记,1998年抗洪时,那些奋不顾身,跳入急流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涛涛洪水的党员和战士;我们不会忘记,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奥成功的一刻;我们也不会忘记,当杨利伟和神舟飞船平安归来的那一刻。这一切将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这是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开放大潮。如今的党,已是融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它已成为我毕生不变的信念。
 
QUOTE(四中乐叔 @ 2006年06月18日 Sunday, 10:14 PM)
回去看看党章吧!
党费的标准,有否开过听证会,有否调查过,有否人大通过,是否合情合理?还回去认认真真看看党章吧!
党是一个社团组织,当前是执政党。入党是你自愿的。党费的标准,有否开过听证会,有否人大通过,勿问此问题,人家会笑话,看来这样的党员在电白还会有很多,看来潘书记要下大力气宣传和教育党员了。
建议你多看看我推荐的那个网站“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snapback]1311275[/snapback]​




很多东西是有时代性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不合理的,就要改这也是邓老的摸着石头过河理论.

入党虽然是自愿,但对党的事务却是一头雾水,且没有享受过选~和被选~的权利,这和党章所说的又如何?

我们入党是高标准,且现在胡大哥都发话了,中国没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又言,先在党内实行民主,我相信崇拜民主,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

我的党龄也有15年了
 
QUOTE(为了谁? @ 2006年06月20日 Tuesday, 12:07 AM)
很多东西是有时代性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不合理的,就要改这也是邓老的摸着石头过河理论.

入党虽然是自愿,但对党的事务却是一头雾水,且没有享受过选~和被选~的权利,这和党章所说的又如何?

我们入党是高标准,且现在胡大哥都发话了,中国没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又言,先在党内实行民主,我相信崇拜民主,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

我的党龄也有15年了
[snapback]1315375[/snapback]​


四川话:对头!对头!
你找到问题的症结:中国没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又言,先在党内实行民主。
有水平,佩服佩服。
希望我们一起为中国民主发展像蚊虫一样轻轻的叫一声。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目的莫非是要全体党员高度的自律,提高我们党的声誉,让每个党员(包括领导和普通党员)都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党员的自豪!要是党内腐败不堪,当了党员……唉,你们说,会是怎么感觉?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