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on
研究生
- 注册
- 2007-12-13
- 帖子
- 1,006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 年龄
- 54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我省教育事业
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小鲁
二○○七年十二月
同志们:
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摇篮;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今期研修班的学员都是来自我省各高校学科背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法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科研骨干。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学习提高。
一、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2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省各项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是我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根本指导方针的深刻内涵。我们要深入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明确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教育发展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和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中面临的机遇
1.过去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不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并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72%、五年保留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29%,初中毛入学率100%、三年保留率92%。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内部结构逐步改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01年的61.88%提高到2006年的75.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41%提高到61%,在校生从162.98万人增加到282.3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比例为56:44。三是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空间大大拓宽,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保证。2006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达152.4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0.86万人,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14%提高到24%。四是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2.今后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我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是我省经济社会全面转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9%和8%,到2011年分别超过4万亿元和4万元,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实质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外源经济更加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省工作明显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和阶层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健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成效。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五年后的广东,经济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一定会达到新水平,社会和谐一定会开创新局面,南粤大地一定会更加美好。
3.今后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切实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知识、科技、人才的地位日益重要,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越来越突出。黄华华省长在7月26日举行的“科学发展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说,广东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持续28年高速增长的同时,所积累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经济增长方式仍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集聚优势比较弱,珠三角发展正面临成本上升的约束;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也十分艰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环节?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集聚优势、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应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和谋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应采取什么对策?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发展与和谐的目标任务的实现,以及华华省长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因为,我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优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发展教育促进农民知识化,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可靠保障;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相应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结构;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旺盛和多样化的需求、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健全教育体系。因此,可以确信,今后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动力强劲,可以并且必须大有作为。
(二)目前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未能适应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广东的要求
我省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这些困难和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表现及程度又很不一样。
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一是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的差距;二是全省约85%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集聚在珠三角地区,保障他们的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懈探索;三是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通高中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还比较突出,从而择校现象还比较严重,同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能力亟待增强;四是根据现有高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趋势,仍需有针对性地调整好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五是以学校章程和法人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亟待建立健全,由此往上、往下延伸,一系列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创新和健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一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县(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装备、教育质量的差距;二是大多数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偏小,普及程度低,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结构不合理,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远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高等教育办学比较困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吸引和稳住教师比较困难,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比较严重,有些市、县(市、区)学校空编、缺编情况突出;五是大多数市、县(市、区)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资金缺口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少,一些县(市、区)存在较严重的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六是部分市、县(市、区)的党政领导没有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教育事业的思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不够清晰,观念落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难以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还有,发达地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会面对。
另外,素质教育实施不尽人意。主要是在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与合理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培养各级各类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国际意识的人才等问题上,教育教学改革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这些新挑战都与素质教育这一教育工作主题直接相关。事实上,我们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在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上准备得还很不充分,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还很不如人意。当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及程度也不一样,发达地区总体上比欠发达地区要好。
上述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对于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来说,对于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
二、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们理解党代会报告精神,可以将今后五年教育发展任务概括为“四大战略任务”,即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同时,还要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探索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下面,我具体谈谈贯彻落实党代会对教育发展战略部署的一些思路。
(一)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领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各市、县(市、区)要从今年起,连续五年,千方百计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继续实施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让全省1500多万中小学生读上书、读好书,是今后五年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上,在全省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我省部分城市比如东莞、中山、佛山、珠海已同步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按照省委的部署,我省五年内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二是积极推进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在办学条件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教师队伍素质成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极其重要的因素。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待遇问题。教师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势必难以吸引和稳定高素质教师,必将直接阻碍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为此,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及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等要从实际出发,十分重视实行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统一城乡同资历教师岗位津贴和政策性补贴标准并统一发放各项津贴、补贴,落实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含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一定时期内适度向在边远、偏僻地方任教的教师倾斜,积极解决他们的交通、住房、子女读书和工作等问题,促进城乡教师正常交流和农村教师安教乐教善教。
三是合理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按要求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师资、生源、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合理配置,一定时期内适当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追求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切实加强督导评估,努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今年开展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到2011年,努力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当前一要落实省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求,健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县(市、区)长负责制,实行预算内中小学公用经费按标准拨付,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二要确保在今年底前全部消除义务教育学校C、D级校舍危房,与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 “五○班额”工程、 “新装备”工程、强师兴教工程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我省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只有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各市、县(市、区)要从今年中考招生起,连续五年,千方百计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最大限度不耽误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通盘谋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增量主要是来自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经济发达地区,关键是全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合理确定省、市、县(市、区)投入分担比例,共同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分类指导,找准新增长点,东西两翼和山区既要着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又要以地级市为主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珠三角地区要突出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全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坚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内部结构,实现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是积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于50%的县(市、区),在县(市、区)内要突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着力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要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通过扩建、改建、新建、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普通高中逐步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心镇集中,促进面上普通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优质普通高中辐射作用,带动面上薄弱普通高中尽快扩大规模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坚决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珠三角地区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继续办好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新办一批学校,创造条件每年从东西两翼和山区招收10万以上初中毕业生就读,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重要基地。欠发达地区要以地级市为主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若干所骨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同时积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联合办学,做好输送初中毕业生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工作。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县(市)可整合当地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着力办好一所既有学历教育又有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积极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管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多形式、多渠道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全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土地划拨、基本建设、税费、师资、招生、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团、行业组织、企业和个人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引入社会资金建设和经营后勤服务设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要积极发动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贤达、校友、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捐资办学。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
我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目前仍然与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提高质量,保持规模合理增长,同时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突出抓好高职高专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要加强引导各类型高校合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一类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应当加强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研究;一类是一般本科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在部分优势学科中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工作;一类是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是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在这个过程中,突出抓好高职高专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把更多精力用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引导高职高专院校把发展的目标定位于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极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着力扶持地级市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职学院特别是较为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范类专业要注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师范培养能力和水平,为当地培养大批专业思想牢固、专业能力较强的中小学教师,成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
二是大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力。高校除了承担教育功能、培养人才外,还要为区域乃至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一般而言,高校发展水平越高,则创造力越强。因此,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要从实际出发,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省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要积极落实《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增强承接国家和省部重大项目的能力。要切实加强高校的自由探索研究、国家需求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四)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
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合理发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应注重从两个方面着力。
一是正确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在先天禀赋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训练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合理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于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生动活泼、自由自主地发展,以及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各自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改善提高,从而有能力把握自身的发展,并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基于上述认识和对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把握,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综合塑造,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和人终身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无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长期任务,不能把素质教育局限于中小学教育范围内,而是要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能把作为终身追求的素质教育目标作为阶段目标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而是要通过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成长和发展历程;不能把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理解为个人的“全才”、“全能”发展和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在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中实现的;不能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的教育,而是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良性互动。因此,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关联,涵盖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终身修养的核心。
二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思想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和改革德育工作,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和综合考评办法,丰富德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三要广泛深入开展学生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要加强研究解决中考、高考的素质教育导向问题,切实转变人才培养选拔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合理发展需要的考试评价机制,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按国家要求积极扩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并落实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自主权。五要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谐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方法,探索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评价方式,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六要建立健全校内育人与家庭育人、社会育人良性互动机制,充分整合利用全社会的素质教育资源,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体系和规范要求。七要科学合理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区域、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五)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促进与规范结合、扶持与引导并举。应着重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将民办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起发展民办教育的责任,尤其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义务教育,积极主动地联系和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将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如划拨土地、基本建设、水电、税费、教师队伍建设、招生等)具体化,加强规划指引、信息披露、督导评估,多为民办学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释放民办教育的能量,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
二是坚持依法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建立起责任范围内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将民办教育完全纳入正常的依法管理范畴。同时积极主动地联系和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既通过规范管理,打击非法办学、取缔无证办学、纠正违规办学、支持依法办学,维护教育市场的正常秩序;又通过规范管理,促进民办学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防范办学风险,保证教育质量,保障各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探索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
我省是非户籍农民工最多的省份,非户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比较复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保障非户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我觉得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探索,以求不断取得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要通过国家、省来解决,同时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具体办法,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界定和统计办法,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在充分发挥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读的同时,切实扶持并规范管理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促进这类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并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政府统筹协调下,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及其子女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加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加大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宣传力度。
(七)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科学、民主、依法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在教育经费保障问题上,我认为需要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把纠正教育经费缺位、错位使用作为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来抓,做到教育经费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一要确保教育经费到位、归位使用。要依法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县级财政确保教职工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免费义务教育的补助经费和高中阶段教育收费用于维持学校正常运作,同时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确保提高学校运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税费改革后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级财政新增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从明年起,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二要处理好经费安排中公平与效率的几种关系。即处理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教育的机会均等;处理好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关系,政府的财政投入应当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需要特别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突出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生存性危机;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政府的包括财政性经费在内的教育资源不要再往少数“重点”学校集聚,而应在保证一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均衡配置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之间良性竞争,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协调发展。
三要调整优化教育内部秩序,最大程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裁减中小学超编教职工和不合格人员,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水平;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方针,依法、科学、民主理财,坚决健全学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学校开支项目和标准,防止损失浪费,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逐步推行在县域内实行“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
四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监管制度。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部门以任何理由克扣、挪用、截留、抵顶教育经费,决不允许将免费义务教育的补助经费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省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发展的资金改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切实加强对高校各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教育收费收入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坚决遏制挤占、平调、截留和挪用教育收费收入的行为,学校教育收费收入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检查监督。
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必然呼唤并催生伟大的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内在要求。
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正处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会带动理论的更大突破,而理论上的突破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很快,创新很快,但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总结还相对滞后,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解释与概括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引领实践方面做的还不够,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很不相称。如何把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上升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如何把特殊的中国经验提炼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加快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文化、凝聚中国智慧、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
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要素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当前,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同时相互间竞争也十分激烈。特别是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文化优势,推行“文化霸权”,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们的祖辈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但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文化的背后是思想、观念、价值,其核心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复兴中华文明,急切呼唤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就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质量。大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50%,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队伍中高校教师所占的比例达80%以上。这是一支很大的队伍,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水平如何提升,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5、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并且在指导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科研与教学结合既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到高校,就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己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哲学社会科学,是要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坚持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工程中,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弘扬优良传统,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惟一正确的态度。我们国家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国,也应该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国。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根据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勇于提出新观点,阐发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运用和新的发展。
2、植根实践,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归根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我们所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植根实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推动理论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材体系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真正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
3、承接传统,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发展的重要基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弘扬、发展和创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同时也成为这个民族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谋求新的发展的基点和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珍视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并发扬光大,一是要注重发挥传承文明的神圣职责,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容的研究,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以新的内涵,使之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基于我们的先辈所积累下来的思想智慧,思考和解答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新的课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三是要承续中华民族文以载道、学以致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宝贵的学术精神,坚持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扬学术创新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注重与我们的文化国情、文化传统相适应,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从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4、广泛借鉴,以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丰富养料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开放的,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是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在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对待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有着积极吸纳外域文明的优秀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与外域文化交流、碰撞,积极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自觉地将其熔铸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中。这是中华文化成就其灿烂和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还要全面了解世界,不仅要研究中国的问题,还要研究世界的问题;不仅能够对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解答,还能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看法,在国际学术领域,有中国学者响亮的声音。在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我们要善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这些思想文化成果的思想内容、表现方式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分清哪些是真正处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否定和抛弃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鉴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东西。要克服盲目崇外的思想弊端,多做深入的研究和评判;要强化吸收借鉴过程中的中国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将大胆吸收、借鉴与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创新创造结合起来,在广泛的吸收、借鉴中,同时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提升我们所要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性。
5、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的着力点主要就在于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高校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主力军的作用。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科类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学科体系中如何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科体系如何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性质与特色?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积极回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突显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研究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没有理论上、体系上的创新,就不可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而只能停留在旧的学科体系上,或者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学科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消化引进再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有这样的创新。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创新、综合创新、原创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要鼓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广大教师要围绕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解答学科建设中的难点、教学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将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返回到教学环节中去,编写到教材中去。
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小鲁
二○○七年十二月
同志们:
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摇篮;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今期研修班的学员都是来自我省各高校学科背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法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科研骨干。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学习提高。
一、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2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省各项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是我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根本指导方针的深刻内涵。我们要深入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明确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教育发展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和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中面临的机遇
1.过去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不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并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72%、五年保留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29%,初中毛入学率100%、三年保留率92%。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内部结构逐步改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01年的61.88%提高到2006年的75.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41%提高到61%,在校生从162.98万人增加到282.3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比例为56:44。三是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空间大大拓宽,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保证。2006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达152.4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0.86万人,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14%提高到24%。四是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2.今后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我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是我省经济社会全面转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9%和8%,到2011年分别超过4万亿元和4万元,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实质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外源经济更加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省工作明显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和阶层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健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成效。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五年后的广东,经济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一定会达到新水平,社会和谐一定会开创新局面,南粤大地一定会更加美好。
3.今后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切实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知识、科技、人才的地位日益重要,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越来越突出。黄华华省长在7月26日举行的“科学发展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说,广东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持续28年高速增长的同时,所积累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经济增长方式仍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集聚优势比较弱,珠三角发展正面临成本上升的约束;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也十分艰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环节?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集聚优势、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应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和谋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应采取什么对策?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发展与和谐的目标任务的实现,以及华华省长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因为,我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优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发展教育促进农民知识化,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可靠保障;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相应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结构;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旺盛和多样化的需求、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健全教育体系。因此,可以确信,今后五年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动力强劲,可以并且必须大有作为。
(二)目前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未能适应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广东的要求
我省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这些困难和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表现及程度又很不一样。
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一是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的差距;二是全省约85%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集聚在珠三角地区,保障他们的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懈探索;三是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通高中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还比较突出,从而择校现象还比较严重,同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能力亟待增强;四是根据现有高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趋势,仍需有针对性地调整好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五是以学校章程和法人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亟待建立健全,由此往上、往下延伸,一系列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创新和健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一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县(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装备、教育质量的差距;二是大多数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偏小,普及程度低,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结构不合理,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远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高等教育办学比较困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吸引和稳住教师比较困难,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比较严重,有些市、县(市、区)学校空编、缺编情况突出;五是大多数市、县(市、区)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资金缺口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少,一些县(市、区)存在较严重的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六是部分市、县(市、区)的党政领导没有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教育事业的思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不够清晰,观念落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难以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还有,发达地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会面对。
另外,素质教育实施不尽人意。主要是在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与合理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培养各级各类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国际意识的人才等问题上,教育教学改革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这些新挑战都与素质教育这一教育工作主题直接相关。事实上,我们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在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上准备得还很不充分,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还很不如人意。当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及程度也不一样,发达地区总体上比欠发达地区要好。
上述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对于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来说,对于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
二、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们理解党代会报告精神,可以将今后五年教育发展任务概括为“四大战略任务”,即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同时,还要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探索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下面,我具体谈谈贯彻落实党代会对教育发展战略部署的一些思路。
(一)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领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各市、县(市、区)要从今年起,连续五年,千方百计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继续实施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让全省1500多万中小学生读上书、读好书,是今后五年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上,在全省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我省部分城市比如东莞、中山、佛山、珠海已同步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按照省委的部署,我省五年内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二是积极推进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在办学条件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教师队伍素质成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极其重要的因素。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待遇问题。教师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势必难以吸引和稳定高素质教师,必将直接阻碍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为此,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及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等要从实际出发,十分重视实行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统一城乡同资历教师岗位津贴和政策性补贴标准并统一发放各项津贴、补贴,落实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含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一定时期内适度向在边远、偏僻地方任教的教师倾斜,积极解决他们的交通、住房、子女读书和工作等问题,促进城乡教师正常交流和农村教师安教乐教善教。
三是合理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按要求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师资、生源、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合理配置,一定时期内适当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追求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切实加强督导评估,努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今年开展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到2011年,努力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当前一要落实省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求,健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县(市、区)长负责制,实行预算内中小学公用经费按标准拨付,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二要确保在今年底前全部消除义务教育学校C、D级校舍危房,与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 “五○班额”工程、 “新装备”工程、强师兴教工程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我省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只有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各市、县(市、区)要从今年中考招生起,连续五年,千方百计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最大限度不耽误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通盘谋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增量主要是来自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经济发达地区,关键是全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合理确定省、市、县(市、区)投入分担比例,共同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分类指导,找准新增长点,东西两翼和山区既要着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又要以地级市为主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珠三角地区要突出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全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坚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内部结构,实现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是积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于50%的县(市、区),在县(市、区)内要突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着力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要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通过扩建、改建、新建、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普通高中逐步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心镇集中,促进面上普通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优质普通高中辐射作用,带动面上薄弱普通高中尽快扩大规模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坚决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珠三角地区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继续办好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新办一批学校,创造条件每年从东西两翼和山区招收10万以上初中毕业生就读,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重要基地。欠发达地区要以地级市为主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若干所骨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同时积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联合办学,做好输送初中毕业生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工作。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县(市)可整合当地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着力办好一所既有学历教育又有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积极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管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多形式、多渠道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全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土地划拨、基本建设、税费、师资、招生、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团、行业组织、企业和个人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引入社会资金建设和经营后勤服务设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要积极发动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贤达、校友、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捐资办学。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
我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目前仍然与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提高质量,保持规模合理增长,同时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突出抓好高职高专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要加强引导各类型高校合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一类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应当加强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研究;一类是一般本科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在部分优势学科中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工作;一类是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是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在这个过程中,突出抓好高职高专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把更多精力用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引导高职高专院校把发展的目标定位于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极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着力扶持地级市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职学院特别是较为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范类专业要注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师范培养能力和水平,为当地培养大批专业思想牢固、专业能力较强的中小学教师,成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
二是大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力。高校除了承担教育功能、培养人才外,还要为区域乃至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一般而言,高校发展水平越高,则创造力越强。因此,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要从实际出发,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省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要积极落实《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增强承接国家和省部重大项目的能力。要切实加强高校的自由探索研究、国家需求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四)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
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合理发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应注重从两个方面着力。
一是正确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在先天禀赋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训练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合理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于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生动活泼、自由自主地发展,以及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各自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改善提高,从而有能力把握自身的发展,并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基于上述认识和对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把握,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综合塑造,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和人终身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无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长期任务,不能把素质教育局限于中小学教育范围内,而是要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能把作为终身追求的素质教育目标作为阶段目标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而是要通过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成长和发展历程;不能把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理解为个人的“全才”、“全能”发展和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在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中实现的;不能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的教育,而是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良性互动。因此,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关联,涵盖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终身修养的核心。
二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思想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和改革德育工作,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和综合考评办法,丰富德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三要广泛深入开展学生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要加强研究解决中考、高考的素质教育导向问题,切实转变人才培养选拔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合理发展需要的考试评价机制,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按国家要求积极扩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并落实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自主权。五要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谐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方法,探索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评价方式,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六要建立健全校内育人与家庭育人、社会育人良性互动机制,充分整合利用全社会的素质教育资源,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体系和规范要求。七要科学合理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区域、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五)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促进与规范结合、扶持与引导并举。应着重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将民办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起发展民办教育的责任,尤其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义务教育,积极主动地联系和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将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如划拨土地、基本建设、水电、税费、教师队伍建设、招生等)具体化,加强规划指引、信息披露、督导评估,多为民办学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释放民办教育的能量,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
二是坚持依法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建立起责任范围内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将民办教育完全纳入正常的依法管理范畴。同时积极主动地联系和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既通过规范管理,打击非法办学、取缔无证办学、纠正违规办学、支持依法办学,维护教育市场的正常秩序;又通过规范管理,促进民办学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防范办学风险,保证教育质量,保障各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探索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
我省是非户籍农民工最多的省份,非户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比较复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保障非户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办法。我觉得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探索,以求不断取得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要通过国家、省来解决,同时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具体办法,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界定和统计办法,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在充分发挥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读的同时,切实扶持并规范管理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促进这类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并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政府统筹协调下,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及其子女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加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加大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宣传力度。
(七)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科学、民主、依法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在教育经费保障问题上,我认为需要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把纠正教育经费缺位、错位使用作为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来抓,做到教育经费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一要确保教育经费到位、归位使用。要依法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县级财政确保教职工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免费义务教育的补助经费和高中阶段教育收费用于维持学校正常运作,同时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确保提高学校运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税费改革后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级财政新增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从明年起,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二要处理好经费安排中公平与效率的几种关系。即处理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教育的机会均等;处理好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关系,政府的财政投入应当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需要特别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突出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生存性危机;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政府的包括财政性经费在内的教育资源不要再往少数“重点”学校集聚,而应在保证一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均衡配置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之间良性竞争,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协调发展。
三要调整优化教育内部秩序,最大程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裁减中小学超编教职工和不合格人员,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水平;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方针,依法、科学、民主理财,坚决健全学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学校开支项目和标准,防止损失浪费,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逐步推行在县域内实行“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
四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监管制度。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部门以任何理由克扣、挪用、截留、抵顶教育经费,决不允许将免费义务教育的补助经费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省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发展的资金改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切实加强对高校各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教育收费收入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坚决遏制挤占、平调、截留和挪用教育收费收入的行为,学校教育收费收入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检查监督。
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必然呼唤并催生伟大的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内在要求。
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正处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会带动理论的更大突破,而理论上的突破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很快,创新很快,但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总结还相对滞后,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解释与概括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引领实践方面做的还不够,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很不相称。如何把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上升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如何把特殊的中国经验提炼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加快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文化、凝聚中国智慧、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
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要素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当前,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同时相互间竞争也十分激烈。特别是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文化优势,推行“文化霸权”,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们的祖辈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但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文化的背后是思想、观念、价值,其核心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复兴中华文明,急切呼唤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就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质量。大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50%,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队伍中高校教师所占的比例达80%以上。这是一支很大的队伍,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水平如何提升,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5、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并且在指导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科研与教学结合既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到高校,就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己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哲学社会科学,是要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坚持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工程中,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弘扬优良传统,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惟一正确的态度。我们国家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国,也应该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国。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根据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勇于提出新观点,阐发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运用和新的发展。
2、植根实践,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归根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我们所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植根实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推动理论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材体系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真正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
3、承接传统,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发展的重要基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弘扬、发展和创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同时也成为这个民族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谋求新的发展的基点和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珍视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并发扬光大,一是要注重发挥传承文明的神圣职责,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容的研究,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以新的内涵,使之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基于我们的先辈所积累下来的思想智慧,思考和解答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新的课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三是要承续中华民族文以载道、学以致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宝贵的学术精神,坚持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扬学术创新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注重与我们的文化国情、文化传统相适应,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从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4、广泛借鉴,以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丰富养料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开放的,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是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在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对待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有着积极吸纳外域文明的优秀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与外域文化交流、碰撞,积极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自觉地将其熔铸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中。这是中华文化成就其灿烂和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还要全面了解世界,不仅要研究中国的问题,还要研究世界的问题;不仅能够对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解答,还能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看法,在国际学术领域,有中国学者响亮的声音。在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我们要善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这些思想文化成果的思想内容、表现方式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分清哪些是真正处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否定和抛弃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鉴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东西。要克服盲目崇外的思想弊端,多做深入的研究和评判;要强化吸收借鉴过程中的中国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将大胆吸收、借鉴与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创新创造结合起来,在广泛的吸收、借鉴中,同时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提升我们所要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性。
5、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的着力点主要就在于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高校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主力军的作用。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科类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学科体系中如何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科体系如何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性质与特色?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积极回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突显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研究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没有理论上、体系上的创新,就不可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而只能停留在旧的学科体系上,或者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学科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消化引进再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有这样的创新。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创新、综合创新、原创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要鼓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广大教师要围绕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解答学科建设中的难点、教学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将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返回到教学环节中去,编写到教材中去。